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出自唐代李贺的《江南弄

译文河边的云,水面的风,都像从老竹林里生出,洲渚暮色茫茫,众多蒲帆连成一片,不甚分明。

注释渚:水中的小块陆地。暝:昏暗。蒲帆:指用蒲草织成的船帆。

赏析此句承接上文,对江上景物作细节的描写,水上的微风、岸边的云霭,仿佛是从竹林里生出来的,江中小洲笼罩在暮色苍茫之中,生动地表现出大自然的变化,笔调相当细腻。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文

李贺 李贺江南弄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
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
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茫茫雾气从碧绿清凉的江波中升起,天上的晚霞重重叠叠,好似高峻的山峰。
水边的清风、洲畔的云霭,都像从老竹林中生出;黄昏时分,江渚朦胧,连片的蒲帆如同一幅天然画卷。
江中有无数肥美的鲈鱼,身边有百斛醇香的美酒,饮酒至半醉倒在地,抬眼可见南山一片苍翠。
吴地的歌谣、越地的吟唱还未唱完,江面上已升起一轮圆月,如一块清冷的美玉贴在天幕。

注释
江南弄:乐府诗清商曲辞题名。《乐府解题》说:“江南古辞,盖美芳晨丽景,嬉游得时。”
绿雾:青茫茫的雾气。团雾从碧绿的江波中升起,故称“绿雾”。宋苏轼《寿星院寒碧轩》诗:“纷纷苍雪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古乐府有《江南曲》,南朝梁武帝改为《江南弄》,都以江南风景为题材。李贺相因袭,写了这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85-186

赏析

  这首诗以黄昏时分江天相接之处为观察视角,敏锐捕捉到大自然昼夜交替时的奇妙景致。诗的前两句勾勒出一幅壮丽画卷:夕阳刚落,平静的江面水汽蒸腾积聚、弥漫开来,让原本湛绿的江水愈发深暗,再经光线折射,化作一片朦胧 “绿雾” 向远方延展。西天之上,残余阳光从地平线后穿透云层,将云彩照亮,其形态由宽变窄、向高空耸起,宛如层层叠叠的峰峦;色彩则浓紫间杂鲜红,奇幻绚丽。大自然在广阔天地间迅速变幻出奇特景象,场面宏大壮观。红色晚霞与绿色江水分割画面,形成上下两大饱满色块。红与绿作为互补色,在画面中相互映衬,显得浓烈畅快。两句诗共使用五个形容词,“绿雾”“凉波” 生动描摹物象;尤其第二句,以 “巘” 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江南弄》是一首七言古。此诗前四句描写江南景物的美好,后四句描述江南人在山清水秀的环境中饮酒歌吟的畅适之感。全诗写江南暮色,清新明丽、美景醉人、秀色可餐,以夕阳黄昏的江天为观察点,敏锐地捕捉了大自然昼夜转换之际奇妙的景观,表现出诗人对美好山水的热爱之情。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长吉体”诗歌的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元和十一年(816年),李贺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一说二十四岁)。► 252篇诗文 ► 665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