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深夜的月光照着庭中的梨花如同冬日的白雪。
注释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中庭:庭院;庭院之中。
赏析此句直写三更之月,对应词题,形象地刻画出一幅静逸美景:皎洁的月光,映照如银似雪的梨花上,辉映出了一片银白的世界。
译文
夜已三更,明月当空,照亮庭院,梨花如雪。相思的情怀有说不尽的凄然就像是杜鹊啼血。
远去的游子为什么没有了音信,当时在柔桑夹道的小路上我忍住了哭声和你道别。只有那陇头的流水仿佛知道我的心意,发出潺潺的声响像是在替我哭泣。
注释
子夜歌:即《忆秦娥》。《子夜歌》本南朝民歌,《乐府诗集》列入清商曲吴声歌曲类。其声哀苦。该词情绪与之相类,兼有“三更月”之句,故袭用其题。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夜已三更,明月当空,照亮庭院,梨花如雪。梁代萧子显《燕歌行》:“洛阳梨花落如雪。”
杜鹃啼血:传说杜鹃日夜悲号于深林中,口为流血,常用以
这首《子夜歌》是思妇的子夜的悲歌。上阕紧扣题目描写子夜深闺的寂寞凄凉,下阕抒发思妇的愁苦之情。词虽是写的传统题材,但写景与写人的结合,刻画人物的矛盾心理,却独具特色。
开篇便直接描绘三更月色,与词题相呼应。但三更时分已是午夜,本是众人酣睡的时刻,古时候,唯有被某种苦楚折磨得深夜无法入眠的人,才能看见这般月色。这两句生动勾勒出一幅静谧雅致的景致:皎洁月光恰好洒在庭院中盛放的梨花上,那梨花洁白如银似雪,交织出一片银白的天地。这般银白景象,在深夜无眠之人眼中,带来的触动格外强烈。因此接下来三句,仿佛是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只因午夜向来让人滋生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