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陆游的《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
译文天宝年间安禄山攻陷了洛阳长安,北庭安西都被敌人侵占。
注释天宝:唐玄宗的年号。胡兵:指安禄山的军队,安禄山是胡人,手下士兵也多为胡人。两京:指长安和洛阳。北庭、安西:为唐朝驻西域(今新疆及中亚部分地区)的军政机构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前者管辖天山北路,后者管辖天山南路。无汉营:没有中原王朝的军队驻扎。
赏析此句叙写中见出豪情满怀,诗人追溯历史,说明这次复地动兵,乃王者正义之师。
译文
五月十一日,夜半时分,我梦见跟随皇帝的车驾亲自出征,完全收复了汉、唐时期的旧地。看见城镇人物繁盛壮丽,有人说:这是西凉府啊。我欣喜万分,在马上创作长诗,没写完就醒了,于是补全了这首诗。
天宝年间安禄山的军队攻陷了长安、洛阳,北庭、安西再也没有中原军队驻守。
五百年来这些失地被搁置无人过问,如今圣明的君主下诏,首次亲自征战。
百万勇猛的将士跟随天子车驾,旧地不用传布檄文就轻松收复。
在极远的边塞筑城划进新的疆域图,行宫里排列仪仗宣读大赦天下的诏文。
极目远眺都是汉家的山川,文书上开始使用淳熙年号。
皇帝的亲卫部队
陆游诗中惯用梦境来表达难以实现的救国理想。显然,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诗歌技法问题。梦境中君主可以亲征,现实中的当朝者却一味苟安,不思进取,无意恢复沦丧的大片国土。梦境中国家一统、社会和平,现实中却是广大沦陷区人民含泪忍死,愤恨不已。也许是现实太残酷,诗人只有以曲折隐幽之笔,借梦境来满足内心的那份渴望,正所谓“奇想结梦寐,快意泻肺腑” (清贾臻《读放翁诗》)。诗人随时随地想着报效国家,时刻都有一洗家国耻辱的雄心壮志。他看到一线希望,就会勃发出满腔热情;从他的作品中,读者可以深切体会到那份激情。诗人抓住典型场景进行刻画,大处落墨,小处著笔,在壮阔之美的同时又给人以细腻清新之感。这首诗是陆
参考资料:完善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10236篇诗文 ► 1147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