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出自唐代韩翃的《同题仙游观

译文空坛澄清疏松影落水底,小洞清幽细草芳香沁人。

注释闲:一作“生”。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道观内的自然景象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修行生活的企慕和向往。诗人通过对“空坛”和“小洞”等道观内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幽深且充满神秘色彩的道教修行场所。同时,通过“疏松影落”和“细草香闲”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美和宁静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文

韩翃 韩翃同题仙游观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初见 一作:下见)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闲 一作:生)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初次来到仙游观,仿佛见到了传说中的 “五城楼”;夜雨刚刚停歇,周围的景物带着几分凄清的意趣。
远处的山色与秦地的树林相连,在暮色中渐渐朦胧;近处的捣衣声阵阵传来,似在告知寒秋来临。
稀疏的青松投下纵横树影,空寂的道坛更显幽静;细草散发着淡淡清香,幽深的小洞透着清雅的气息。
何必再去别处寻觅世外仙境?这人间之中,本就有像 “丹丘” 这样的神仙居所啊。

注释
同题仙游观:一本无“同”字。仙游观:在今河南嵩山逍遥谷内。唐高宗为道士潘师正所建。
五城楼:《史记·封禅书 》记方士曾言:“黄帝时为五层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诗描写道士的楼观景致,属于一篇游览题咏之作,刻画了雨后仙游观高远开阔又清幽雅致的景致,盛赞道家观宇胜过人间仙境,体现出诗人对道家修行生活的向往。​

  诗歌前三联刻画了雨后仙游观内外的景致。首联明确时间与地点,紧扣题目中的 “仙游观”,还交代了天气状况。颔联描绘观外的秋夜景象,先写 “望见” 秦地的树木,再写 “听闻” 捣衣的砧声。颈联刻画观内景象,先写高处 “空坛” 的静谧,再写低处 “小洞” 的幽深,点明这里是道士的居所,生动呈现出仙游观宁静雅致的风貌。末联直抒胸臆,引用《远游》中的语句,夸赞此处是神仙居住的丹丘佳地,无需再去别处寻觅,抒发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同题仙游观》是一首七言律。此诗通过对景物的艺术再现,表达了诗人心境的空灵和出世之念。首联点明时地,切题“仙游观”;颔联写观外景物,先是“见”“秦树”,后是“闻”“砧声”;颈联写观内景物,先写高处“空坛”的静,后写低处“小洞”的幽,点明是道士居处;尾联称赞这地方是神仙居处的丹丘妙地,不必再去寻找“方外”之地了。全诗语言清新,文字秀美,韵律和谐,含蓄隽永,极富情趣。
韩翃

韩翃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170篇诗文 ► 36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