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目芊芊野渡头,不知若个解忘忧?

出自宋代俞紫芝的《咏草

满目芊芊野渡头,不知若个解忘忧?
细随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
金谷园中荒映月,石头城下碧连秋。
行人怅望王孙去,买断金钗十二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野外渡口满眼都是茂盛的草木,不知哪一样能让人解除忧愁?
嫩绿的草木顺着绿水蔓延到离别的馆舍,又带着远处的夕阳延伸过别的沙洲。
金谷园里一片荒芜,只有月光静静映照;石头城下草木碧绿,连绵着整个秋日的风光。
路过的人惆怅地望着远行的人离去,满心都是像“金钗十二”那般浓重、排解不掉的忧愁。

注释
芊芊:也作“千千”、“仟仟”、“阡阡”。形容草木茂盛、葱绿的样子。
若个:哪个。
离馆:即别馆、别墅。这里指西晋石崇官荆州刺史时,以劫掠客商致巨富所建的豪宅。
别洲:荒远沙洲。
金谷园:晋代石崇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的创作时间不详。诗人笃信佛教,不求功名,终身未仕。出行途经野渡,满眼尽是茸茸荒草,不禁感慨人世沧桑,感叹功名富贵如浮云、昙花一现即逝,终不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野草。

参考资料:完善

1、 傅德岷,李元强,卢晋等编.宋诗名篇赏析:巴蜀书社,2012.02:第109页

简析

  《咏草》是一首七言律。此诗首联、颔联、颈联围绕着草来写,写远近之草、虚实之草、今昔之草;尾联直触人事,说明富贵只是一时,就像昙花一现,争逐名利之场,到头来只落得烟消云散。整首诗意蕴婉曲、意新语工,借草来抒情对比而显意,采用虚实、远近、今昔对比特色描写,抒发了人世沧桑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草”为核心线索展开,首联、颔联、颈联分别刻画远近、虚实、今昔之草,尾联则直涉人事,借草的蔓延与枯荣对比世事变迁,抒发人世沧桑的感慨。全诗巧用虚实、远近、今昔对比手法,意蕴婉曲且字句精巧,让借草抒情的写法显得别具一格。

  首联先写渡头实景,再关联“忘忧”之意:“满目芊芊野渡头”开篇即点题,满眼茸茸碧草铺满野渡,既确立了诗人立足的场景,也为后文“绿水”“别洲”的描写埋下伏笔。诗人并未接着铺叙草的繁茂,反而顺势设问“不知若个解忘忧?”——古时相传谖草可令人忘忧,此句言下之意,唯有这渡头之草能解愁绪,既沿用典故,又为全诗抒情定下基调。

  颔联将视线由近及

展开阅读全文 ∨
俞紫芝

俞紫芝

俞紫芝(?~1086)字秀老。金华(今属浙江)人,寓居扬州(今属江苏)。俞紫芝的诗修洁丰整,意境高远,气质不凡。《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三首。《全宋诗》卷六二○录其诗十六首。► 20篇诗文 ► 8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