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

出自南北朝吴均的《胡无人行

剑头利如芒,恒持照眼光。
铁骑追骁虏,金羁讨黠羌。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
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剑的尖头锋利得像锋芒,常握在手里,剑光能映亮目光。
精锐的骑兵追击勇猛的敌寇,装备精良的队伍讨伐狡猾的羌人。
深秋八九月间,北方胡地早早降下寒霜。
男子汉不畏惧牺牲性命,愿和你一起,让敌人闻风丧胆。

注释
胡无人行: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名,歌辞内容写边塞生活和征战之事。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通称歌行体。
芒:物体的锋刃之处。
恒:经常,持久。
持:保持。
铁骑:披着铁甲的战马。借指精锐的骑兵。
骁虏:指凶勇的敌人。
金羁:饰金的马笼头。常用以借指马,这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贯穿全篇的慷慨激昂之情与凌厉向前的豪迈气概。

  诗作开篇以剑起笔,写剑刃锋利如芒,剑光澄澈照眼。诗人睹剑生情,由此展开联想,将内心的慷慨情怀与杀敌报国的壮志尽数铺陈开来。

  “铁骑追骁虏,金羁讨黠羌”两句,勾勒出铁骑奔突、穷追敌寇的激战画面。“铁骑”指披甲的战马,“金羁”是饰金的马络头,二者互文见义,再搭配手中利剑,仿佛能让人看见战马疾驰、喊杀震天的场景。而“骁虏”“黠羌”点明对手强悍,更从反面衬托出战事的激烈凶险。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转向描写边塞气候:中原八九月尚是秋高气爽,边塞却已早早布满风霜,一个“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胡无人行》是一首五言乐府。诗中前两句首先着力描绘杀敌立功的利器——宝剑;第三、四句用互文见义的手法写主人公持利剑、乘金羁铁骑穷追敌寇;第五、六句写边塞地区早霜,气候寒冷恶劣,衬托战争之严酷;最后两句直言为国不惜身死,并愿意剖开肝胆,让人品尝,来验证自己的忠贞不二。全诗风格豪迈,充满刚健之气,通过描写一个血性男儿披肝沥胆、驰骋沙场的英姿和气概,表达了诗人以身许国、建功立业的决心和志向。
吴均

吴均

吴均(469年—520年) ,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152篇诗文 ► 77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