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译文
剑的尖头锋利得像锋芒,常握在手里,剑光能映亮目光。
精锐的骑兵追击勇猛的敌寇,装备精良的队伍讨伐狡猾的羌人。
深秋八九月间,北方胡地早早降下寒霜。
男子汉不畏惧牺牲性命,愿和你一起,让敌人闻风丧胆。
注释
胡无人行: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名,歌辞内容写边塞生活和征战之事。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通称歌行体。
芒:物体的锋刃之处。
恒:经常,持久。
持:保持。
铁骑:披着铁甲的战马。借指精锐的骑兵。
骁虏:指凶勇的敌人。
金羁:饰金的马笼头。常用以借指马,这里
这首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贯穿全篇的慷慨激昂之情与凌厉向前的豪迈气概。
诗作开篇以剑起笔,写剑刃锋利如芒,剑光澄澈照眼。诗人睹剑生情,由此展开联想,将内心的慷慨情怀与杀敌报国的壮志尽数铺陈开来。
“铁骑追骁虏,金羁讨黠羌”两句,勾勒出铁骑奔突、穷追敌寇的激战画面。“铁骑”指披甲的战马,“金羁”是饰金的马络头,二者互文见义,再搭配手中利剑,仿佛能让人看见战马疾驰、喊杀震天的场景。而“骁虏”“黠羌”点明对手强悍,更从反面衬托出战事的激烈凶险。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转向描写边塞气候:中原八九月尚是秋高气爽,边塞却已早早布满风霜,一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