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荡子天涯归棹远。春已晚。莺语空肠断。

出自唐代温庭筠的《河传·湖上

译文浪子的归舟遥遥万千里,春光却又将逝去。听莺语声声,唱不尽断肠的心曲。

注释荡子:古代女子称自己远行不归或流荡忘返的丈夫。归棹:归舟,以棹代船。空肠断:一本作“肠空断”。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文

温庭筠 温庭筠河传·湖上

湖上。闲望。雨萧萧。烟浦花桥路遥。谢娘翠蛾愁不销。终朝。梦魂迷晚潮。
荡子天涯归棹远。春已晚。莺语空肠断。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闻郎马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湖上,我悠闲远望。雨丝凄凄迷迷。那长堤花桥,远远地隐入烟浦雾里。美人相思生愁怨,愁思在翠眉间凝聚。一整天啊,连梦魂都被傍晚的潮水牵绊,迷茫难安。
远行的浪子在天涯漂泊,归舟还在远方望不见。春天已近尾声。黄莺的啼叫,只让人白白愁断肝肠。在若耶溪畔,溪水向西流去。站在柳堤上,总听不见郎君那熟悉的马蹄声。

注释
萧萧:或写作“潇潇”,形容刮风下雨的状态。
烟浦:云烟笼罩的水滨。
谢娘:此指游春女。
翠蛾:翠眉。蛾:一作“娥”。
终朝:一整天。
晚:一作“晓”。
荡子:古代女子称自己远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此词以湖上迷离雨景为背景,写荡子春晚不归、思妇惆怅之情。

  上片开篇即点明地点在湖上,“闲望” 二字更是全篇的核心。至于 “闲望” 的具体所指,并未开篇明说,而是随词句逐步展现。她极目远望,只见春雨绵绵,烟雾笼罩的水滨与花桥隐约浮现,那地方曾是二人共游宴饮的场所。如今隔远望去,却是一片迷蒙,什么都难以看清,这便是她 “闲望” 时眼中的景致。“翠蛾” 一句刻画思妇愁眉紧锁、相思难断的模样,这正是她 “闲望” 时深藏的愁绪;这份愁绪让她从清晨到日暮都心事重重,连梦魂都牵挂着水面,期盼远行之人的归舟。一个 “迷” 字,生动勾勒出她这般魂牵梦萦的心境。潮声本就容易让人联想到客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河传·湖上》是一首写思妇忆人的情词。词的上片写思妇湖上远望,因烟雨迷濛而不能称心;下片写其终日愁眉百结,先写水上望归,而归棹不见,继写堤上望归,也是马嘶不闻。整首词情致缠绵、含意婉转,极尽低佪留连之致,真切表现了思妇望眼欲穿之心与执着眷恋之情。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或说801、824)年—约866或说870、882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常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415篇诗文 ► 485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