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
译文只是感觉自己一生游遍湖海,除了喝醉吟些风花雪月,便是一事无成。
注释湖海:湖海豪气,即豪放的意气。
赏析此句语调颓唐,词人表明自己在一个没有机会的政治时代,处处受人掣肘之故,无法完成壮志,能做的不过吟风赏月,以旷达的风貌隐含悲愤讥刺之情。
译文
淳熙四年(1177 年),我从江陵调任隆兴,到任三个月后便被朝廷召为大理寺卿。司马监、赵卿、王漕为我饯别,司马汉章赋《水调歌头》一首,我在席间按原韵和作此词。当时王公明枢密刚刚去世,在座的宾客整夜都为朝中权贵各立门户、互相倾轧而叹息,所以词的上片提及了这件事。
我饮酒无需他人劝勉,只担心酒杯空了无酒可饮。离别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只是这一别太过仓促。那些头戴貂蝉冠的权贵们,生前何等显赫;可终究会化作苑外高冢中刻着麒麟的墓主,人世间到底谁能真正称雄呢?我仰天一笑走出门去,伴着千里东风中飘落的繁花前行。
像辛毗面对孙资、刘放那样,即便他们能左右
根据词序,可知此词是为两件事而发。一是频繁的调任;二是朝廷内部的门户之争。而究其深致,词所要表现的,实是宦迹不定、人事掣肘使词人壮志难酬的牢骚不平之情。
词的上片从眼前饯别之情切入,点出别恨匆匆的遗憾。但从其“正怕酒尊空”的心理活动来看,词人心中积郁的愁情,决不仅仅是离别僚友们的感情。这一起句,就有包藏万有之力,为下文的进一步抒发各种人生忧思立好了地步。“头上”三句,以旁观者的洞达,对争名争利而兴门户私计的朝廷政要作出讽刺,言纵使生前为“贵客”,死后立“高累”,终不能称雄一世。这是对兴门户争私利者的无情嘲笑和无比蔑视,而又以旷达的语气出之,显示出词人不同流俗的思想境界
参考资料:完善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30篇诗文 ► 1695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