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完善
《夏夜》描写了夏季之夜,先风雨大作,后雨住风停,斜月西照的景象。开头两句写风雨急猛之势:伴随着夜幕的降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乌云翻滚,倾刻间大雨倾盆,如注如泻,雨点敲打着树林发出“霎霎”的响声。这是一幅夏夜急雨图,色调阴重,节奏急促。后两句描绘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夜深了,雨住了,刚才急猛的风也停了,放晴后的夜空流云四散,月色清明。夏夜因暴雨的洗涤更显得静谧安祥,清爽宜人。
这首诗的写景很有特色,雨中、雨后两幅图景对比豁朗,相映成趣。色调上一暗一明,节奏上一急一缓,状态上一动一静,表现了夏夜天气的多变。诗人的情绪也由沉闷转开朗,由抑郁转兴奋。诗的语言准确精炼:“猛风”“
韩偓(844年-923年),字致光,号致尧,小字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大臣、诗人,翰林学士韩仪之弟,“南安四贤”之一。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进士及第,出佐河中节度使幕府。入为左拾遗,转谏议大夫,迁度支副使。光化三年(900年),从平左军中尉刘季述政变,迎接唐昭宗复位,授中书舍人,深得器重。黄巢进入长安,随驾进入凤翔,授兵部侍郎、翰林承旨,拒绝草诏起复前任宰相韦贻范。不肯依附于梁王朱全忠,贬为邓州司马。唐昭宗遇弑后,依附于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寓居九日山延福寺。信仰道教,擅写宫词,多写艳情,词藻华丽,人称“香奁体”。后梁龙德三年(923年),病逝于南安县龙兴寺,安葬于葵山。著有《玉山樵人集》。► 338篇诗文 ► 66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