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出自唐代高适的《封丘作

译文我本来是在孟渚的野外打渔砍柴的人,一生本是十分悠闲的。

注释渔樵:打渔砍柴。孟诸:古大泽名,在今河南商丘东北。悠悠:闲适貌。

赏析此句写诗人怀念起当初“混迹渔樵”、自由自在的生活,暗示了诗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文

高适 高适封丘作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版本一)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破,鞭挞黎庶令人悲。
悲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版本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本是在孟诸泽畔打渔砍柴的人,一生本就该是闲适自在生活。
宁可在草野间狂放高歌,怎能甘心在尘世扰攘中做个卑微小吏?
当初只说小城邑没什么事可做,可一进官府,每件公事都有规定的期限。
跪拜迎接长官时,心都要碎了;奉命驱策百姓时,更让人满心悲戚。
回到家中向妻儿诉说心中苦楚,全家却都笑我如今这般小题大做。
谋生本就该靠田里的庄稼,世间的人情世故,不如都付与东流水抛却不管。
梦里思念的故乡在哪里呢?只因身负君王之命,我仍在原地徘徊无法归去。
如今才知道,梅福忠心进言却徒劳无功也不过是白白如此,转而想起陶渊明洒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在封建社会里,县吏一方面履行着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责,另一方面却又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对百姓的压迫之中。这首诗便刻画了诗人任职期间,在做 “拜迎长官”“鞭挞黎庶” 这类奉迎上司、欺凌百姓之事时,内心的痛苦与纠结,从侧面反映出安史之乱前夕,阶级矛盾日渐激化的社会现实。

  诗的开头四句格调高亢激越,是诗人压抑许久的情感骤然爆发的体现。县尉本是 “从九品” 的低微官职,负责的不过是抓捕盗贼、查察奸邪这类事务。对胸怀不凡抱负的有志之士而言,自然不愿沦落风尘,屈就这样一个卑微的小官。他不禁怀念起当年在孟诸(古泽薮名,故址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北,此处泛指梁宋一带)“混迹渔樵”、自在随性的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天宝八载(749年),高适将近五十岁时,才因宋州刺史张九皋的推荐,中“有道科”。中第后,却只得了个封丘县尉的小官,大失所望。《封丘作》一就是诗人任封丘县尉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天宝九载(750年)秋高适在封丘任上送兵到蓟北至天宝十载(751年)春天返回期间。

参考资料:完善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简析

  《封丘作》是一首七言古,为诗人发自肺腑的自白,揭示了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出仕之后又强烈希望归隐的衷曲。诗人先自述本性不羁靡于物,随即言及担任小吏的无奈与悲哀,最后追述先贤胜事表达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之意。言辞间忧戚而不绝望,强言放达之中饱含对民间疾苦的眷眷关注之心。全诗结构连贯严整,层次分明,散句与偶句间互为用,颇具跌宕回旋之妙。
高适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246篇诗文 ► 480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