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去。
出自宋代方勺的《张孝基仁爱》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去。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许昌有个读书人叫张孝基,娶同乡某富人的女儿。富人只有一个儿子,不成器,富人便斥责着把他赶走了。富人生病将要死了,就把全部的家产都托付给了张孝基。张孝基按规定礼节为富人办了后事。后来,孝基看见了富人的儿子在路边乞讨,同情地说道:“你会浇灌园圃吗?”富人的儿子答道:“如果能够通过浇灌园圃来得到食物,就太幸运了!”孝基便让他去浇灌园圃。富人的儿子渐渐能够自食其力,孝基对他的行为变化感到奇怪。又问道:“你能管理仓库吗?”答道:“让我浇灌园圃,已出乎我的意料,何况管理仓库呢?那真是太幸运了。”孝基就让他去管理仓库。富人的儿子顺从而谨慎,没犯什么过错。孝基慢慢观察他,知道他能改过
简析
这篇文章是一则关于品德与宽恕的故事,展现了张孝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他人改过自新的信任。此文彰显了张孝基的宽容大度、乐于助人以及慧眼识人的能力:他不仅没有因富人之子的过去而拒绝帮助,反而用实际行动给予了对方重新开始的机会,体现出人性中的善良与高尚;同时,也表明只要愿意改过自新,每个人都有机会重新获得尊重和认可。
方勺
方勺(1066-1142后),字仁声,自号泊宅村翁,婺州(今浙江金华)人,一说严濑(今浙江桐庐)人。元祐(1086-1094年)中,苏轼知杭州,值省试,尝荐勺,勺遂获游苏门。► 2篇诗文 ► 13条名句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