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岭南道中溪流纵横交错,地势迂回曲折,置身其间,茫然不知身在何处。沿途随处可见高大的乔木,绿树丛阴下,溪流显得格外幽深。
注释岭水争:指五岭一带山势高峻,水流湍急,支流岔路很多。桄榔:一种常绿乔木,叶为羽状复叶。蛮溪:泛指岭南的溪流。
赏析此句描写岭南重峦叠嶂,山溪奔腾湍急,一“争”字,不仅使动态景物描绘得更加生动,而且点出了“路转迷”的原因,接着描写山间景色,层林叠翠,郁郁葱葱,一派浓郁的南国风光。
译文
岭南道中溪流纵横交错,道路曲折让人迷失方向;桄榔和椰树的枝叶茂密,把岭南的溪流都遮得一片幽暗。
我忧心忡忡地穿行在瘴气中,生怕遇上有毒的蛇草;更害怕被沙虫伤害,连燕子衔落的泥块都要小心避开。
五月里,用火烧过的畲田开始收割赤谷米;三更时分,管理渡口的小吏便来通报:潮水要来了。
最让人肝肠寸断之处,莫过于在鲜艳的红槿花丛中,听到越地的鸟儿在啼叫。
注释
岭南:指五岭以南的地区,即今广东、广西等地。
岭水争:指五岭一带山势高峻,水流湍急,支流岔路很多。
桄榔:一种常绿乔木,叶为羽状复叶。
蛮溪:
这首诗的首联刻画贬谪途中所见的岭南景致,尽显浓郁的地域特色。第一句描绘山水:岭南山峦层叠,山溪湍急奔涌,衍生出不少支流岔道;再加上山路迂回曲折,行人易迷失方向。句中 “争” 字的运用,不仅让动态景致更显鲜活,还点出 “路转迷” 的缘由,仿佛道路曲折使人迷失方向,是 “岭水” 故意 “争分” 所致。这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却又贴合实景,让诗句更富情致。第二句紧承上句,进一步描绘山间风光:桄榔与椰树遍布千山万壑,枝叶繁茂、绿意葱茏,尽显南国独特风貌。“暗” 字在此尤为精妙,既突出桄榔、椰树等常绿乔木的浓密,又勾勒出它们遮天蔽日、连溪流都被映得昏暗的景象。这一联从山水、林木中选取最具地域特征
参考资料: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