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棹,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
出自唐代皇甫松的《采莲子·菡萏香莲十顷陂》
菡萏香莲十顷陂(举棹),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
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棹),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十顷池塘里,荷花和荷叶散发着清香(众人摇着船桨)。小姑娘贪玩采莲,耽误了时间(正是年少好动的时候)。
傍晚在船上玩水,把船头都弄湿了(众人摇着船桨)。还脱下红裙子,裹住刚捉来的小鸭子(正是年少淘气的模样)。
注释
菡萏:荷花。
陂:水池。这里“十顷陂”即言“十顷池”。
鸭儿:船家所喂养的小鸭。
评析
这首词写出了采莲女子的活泼嬉戏情态。
首写荷花满塘,香闻十里的背景以及采莲女子贪玩而忘了采莲的情景。后二句是一个特写镜头,也是“贪戏”的进一步形象写照,欢笑之声可闻,活泼之状可见。汤显祖评道:“人情中语,体贴工致,不减睹面见之。
反映江南采莲优美风俗的第一首诗,是汉乐府《汉南可采莲》。后来梁武帝制《采莲曲》,梁、陈、隋三代相沿之作不少,但多浮泛轻靡。皇甫松是唐代人,生于江南,他的这组《采莲子》,则是清水出芙蓉,充满健康活泼的生活气息。 《采莲子》是唐代教坊曲,七言四句,句尾带有和声。此组歌词,若去掉和声,则无异七言绝句,呈示的是一位少女采莲的情
简析
《采莲子·菡萏香莲十顷陂》是反映江南采莲优美风俗的一首
诗。此诗七言四句,句尾带有和声,若去掉和声,则无异七言绝句,呈示的是一位少女采莲的情景,这是其第一境界;包括和声在内则不同,展现的是采莲众少女一唱众和的情景,这是其第二境界;词中和声既传,则应欣赏其中所蕴含的音律之美和人情之美,颇具民俗风情,应该领略其全幅境界。
皇甫松
皇甫松,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皇甫松《醉乡日月》3卷。其词今存20余首,见于《花间集》、《唐五代词》。事迹见《历代诗馀》。 今有王国维辑《檀栾子词》一卷。► 33篇诗文 ► 24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