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

出自唐代杜甫的《望岳三首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云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峰众山小。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真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泰山究竟如何?齐鲁大地之上,它的青翠山色绵延无尽。
大自然将神奇秀丽的景致尽聚泰山,山南山北的天色被分作一明一暗。
冉冉云霞涤荡我心,睁大眼睛追寻暮归飞鸟隐入山林,眼角似要裂开。
定要登上泰山之巅,俯瞰众山,它们在我眼中何其渺小,人登山顶,便能将周围低矮群山尽收眼底。

西岳华山高耸如德高望重的老者,周围群峰恰似他的儿孙。
如何求得仙人杖,拄着它登上华山前往玉女祠?
只是进了车箱谷便难返程,山峰如通天箭尾直抵天门,难以攀登。
稍待天气转凉,便登山顶,一观华山本貌。

传说南岳有朱雀,自百代前帝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第一首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期的作品,字里行间满是浪漫激情。全诗未提一个“望”字,却以“望岳”的“望”为核心脉络,从初望、远望、近望、细望到俯望,层层递进,既描摹了泰山的雄伟磅礴,更抒发了诗人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洋溢着蓬勃朝气。

  初望泰山时,诗人以“岱宗夫如何?”开篇,将初见泰山的惊叹与揣摹之情写得极为传神。“岱宗”是泰山的尊称,因它居五岳之首;“夫”本是句首语气词,诗人将其融入诗句,别出心裁,让这份惊叹多了几分灵动,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足见匠心。

  远望之际,诗人给出“齐鲁青未了”的答案。他未单纯从海拔写泰山之高,也未用“崔崒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望岳三首》分别为五言律、七言律诗、五言古诗。第一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第二首诗说诗人饱历忧患方得重返朝廷,一朝不慎获罪被贬,流露出失意徬徨之感;第三首诗描写了山岳之势和神异,并且对祭祀天地之礼加以议论,加入诗人对世事的哀叹和忧郁,在礼赞南岳的同时,突出了其高昂不屈的人格精神,融入国仇家恨之思。

创作背景

  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第一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第二首诗作于作者中年时,宰相房琯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而满是失意。第三首作于作者暮年。

参考资料:完善

1、 李渗 .杜甫诗集选 :长江出版社 ,2009年 :26-28 .
2、 萧涤非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320-321 .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38篇诗文 ► 2734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