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
出自魏晋陆机的《赴洛道中作二首·其二》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
振策陟崇丘,安辔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嵩岩 一作:高岩)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
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离家远游过山川,山山水水长又宽。
挥鞭策马登峻岭,提缰徐行过平原。
夜宿形影自相伴,晨起含悲又向前。
收缰驻马悬崖下,侧耳倾听悲风响。
露珠坠下闪清辉,明月皎皎多晴朗。
抚几久久不能寐,披衣独自心怅惘。
注释
修:长。
振策:挥动马鞭。
陟(zhì):登上。
崇丘:高丘、高山。
安辔:按辔,谓扣紧马缰使马缓行或停止。
遵:沿着。
平莽:平坦广阔的草原。
夕:傍晚。
抱影:守着影子。
寐:入睡。
徂(
赏析
这首诗仍然是写陆机赴洛阳途中所见的景物和自己的心情。但是写法略有不同。
全诗借景抒情,曲折委婉,语句精炼而流畅,格调清丽凄清,形象鲜明,意蕴深远,悲楚动人,富有韵味。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首句仍然紧扣诗题来写的。陆机从家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赴洛阳,当然是“远游”。一路上越过万水千山,而山山水水是那样的修长和宽广。诗人有时挥鞭驱马登上高山,有时手握缰绳,在有草的平地上缓慢地向前走。从这一重重山,一条条水,忽而高山,忽而平地,可以想象到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因此,这里不只是描写沿途的山水景色,也透露了诗人风尘
创作背景
陆机的祖父陆逊是三国时吴国的丞相、父亲陆抗是大司马。在吴国灭亡后,他于太康十年(289年),即二十九岁时,与弟弟
陆云离开家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赴洛阳。《赴洛道中作》二首作于他赴洛阳途中,此
诗为其中之一。
参考资料:完善
1、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389-391
简析
《赴洛道中作二首·其二》是一首五言古
诗。此诗开篇两句以山川的广阔与修长来象征游子的远游之路,不仅揭示了旅途的遥远与艰辛,更暗含游子对未知的期待与探索;三、四句描绘了游子=鞭策马匹攀登高山和在平原上驰骋的画面;五、六句写出游子孤独与思乡的对比,使得他的心境更为立体且丰富;七、八句写他停下奔波的脚步,依傍山峦,静听悲风的呼啸;末四句说游子面对明月清辉,却无法入眠,他整理衣裳,独自陷入深深的遐想。全诗以游子的远游为主线,通过描绘其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心怀大志、孤独而坚定的游子形象。
陆机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孙吴灭亡后出仕晋朝司马氏政权,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132篇诗文 ► 187条名句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古文岛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