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只有醉吟宽别恨,不须朝暮促归程。

出自宋代晏殊的《浣溪沙·杨柳阴中驻彩旌

杨柳阴中驻彩旌。芰荷香里劝金觥。小词流入管弦声。
只有醉吟宽别恨,不须朝暮促归程。雨条烟叶系人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杨柳的绿荫中彩旗飘飘,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荷花的香气,主人殷勤地劝客人多饮几杯。唱和的小词,伴着管弦的乐声流淌开来。
只有喝醉后吟诗,才能宽慰满含离愁别绪之心;不必从早到晚都催促着踏上归程。那丝丝细雨,含烟的柳叶,似乎都在牵系着离人的难舍之情。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
驻:车马停止不前。
彩旌(jīng):插于车上的彩色旗子,此代指车辆。
芰(jì)荷:菱角花与荷花。
劝金觥(gōng):劝酒。觥:酒杯。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上片描绘柳阴下的宴别场景:夏日杨柳轻拂之际,在浓密树荫里送别友人,暂且留住行人的车马,于荷香浓郁的岸边设宴饯行。席间举杯痛饮,伴着荷花的芬芳吟词唱曲,更有管弦伴奏、小词助兴。“杨柳” 本是赠别的象征之物,开篇便暗扣 “惜别” 题旨;“驻彩旌” 三字,是中途停车设宴饯别的意思。

  下片刻画深情话别的画面:词人对友人情感的真挚深厚,以及两人间的离情别绪,极具打动人心的力量。“只有醉吟宽别恨,不须朝暮促归程”,与刘禹锡(字梦得)《赴连州途经洛阳诸公置酒相送张员外贾以诗见赠率尔酬之》中 “如今暂寄尊前笑,明日辞君步步愁” 一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词人劝慰远行之人,多饮酒可缓解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浣溪沙·杨柳阴中驻彩旌》是一首夏日醉吟之趣的词篇。词的上片,描写“醉吟”的环境:柳阴深深,芰荷飘香,彩旌停驻,曲奏新歌,金觥勤劝;下片抒情,抒写醉吟解恨宽襟忘归之趣,末句“雨条烟叶”照应开头,渲染“醉吟”之乐。全词语言清丽谐婉,将景、事、情融合在一起来抒写,字里行间充溢着无限离愁别恨。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秋,晏殊将离开商丘回京时。天圣五年(1027年),三十七岁的晏殊因其刚峻的性格被免去了枢密副使之职,以刑部侍郎贬知宋州(今河南商丘市南)。次年晏殊被召回京,拜御史中丞。在回京之日的离筵上,金觥频劝,词人即席作词,令营妓奏乐歌唱。

参考资料:完善

1、 (宋)晏殊著,晏几道著,二晏词笺注,上海书籍出版社,2008.12,第30页
2、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二晏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12,第22页
晏殊

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的词作,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冯煦《蒿庵论词》称之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8-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385篇诗文 ► 316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