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陈曾寿的诗文/

形式: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明月寺前明月夜

陈曾寿 陈曾寿〔清代〕

明月寺前明月夜,依然月色如笑。明明明月是前身。回头成一笑,清冷几千春。
照彻大千清似水,也曾照彻微尘。莫将圆相换眉颦。人间三五夜,误了镜中人。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修到南屏数晚钟

陈曾寿 陈曾寿〔清代〕

修到南屏数晚钟,目成朝暮一雷峰。纁黄深浅画难工。
千古苍凉天水碧,一生缱绻夕阳红。为谁粉碎到虚空。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牵牛花·其三

陈曾寿 陈曾寿〔清代〕

一枝颜色费评夸,冷翠光中晕淡霞。
绝世幽情容一现,能如我意是秋花。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牵牛花 其三

陈曾寿 陈曾寿〔清代〕

临风滟滟紫霞杯,难得秋深日日开。迟暮相看两不厌,也如风雨故人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月十五夜登海上最高楼看月

陈曾寿 陈曾寿〔清代〕

弹指虚空不夜城,市烟海气漫纵横。更无灯火阑珊处,却与何人共月明。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陈曾寿 陈曾寿〔清代〕

万幻犹馀泪是真,轻弹能湿大声尘。不辞见骨酬天地,信有吞声到鬼神。

文叔同仇惟素枕,冬郎知己剩红巾。桃花如血春如海,梦里西台不见人。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苏堪六十生日 其一

陈曾寿 陈曾寿〔清代〕

白日当天三月半,万人如海一身藏。使君留得堂堂去,四海都知鬓未霜。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

陈曾寿 陈曾寿〔清代〕

笛声幽怨,愁锁深深院。月上林雪霞影淡,一笑天人初见。

空山雪闭云遮,温存绝代铅华。待到千红闹处,故应不见梅花。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

陈曾寿 陈曾寿〔清代〕

燕子嗔帘不上钩,碧天有恨笑牵牛。今生只道圆如月,小别犹惊冷似秋。

天易老,水空流。閒情早向死前休。炉香隔断年时影,未必新愁是旧愁。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八声甘州

陈曾寿 陈曾寿〔清代〕

镇残山风雨耐千年,何心倦津钱。早霸图衰歇,龙沉凤杳,如此钱唐。

一尔大千震动,弹指失金湖。何限恒沙数,难抵悲凉。

慰我湖居望眼,尽朝朝暮暮,咫尺神光。忍残年心事,寂寞礼空王。

漫等閒、擎天梦了,任长空、鸦阵占茫茫。从今后、凭谁管领,万古斜阳。

临江仙·明月寺前明月夜 浣溪沙·修到南屏数晚钟 牵牛花·其三 牵牛花 其三 七月十五夜登海上最高楼看月 苏堪六十生日 其一 清平乐 鹧鸪天 八声甘州 浣溪沙 焚香 斋中红梅水仙山茶瑞香海棠牡丹 白秋海棠 思念伯夔不已因寄怀君任、梅泉 明妃 踏莎行 满江红 逖徐州感赋此阕 夜起看牵牛花寒气冻然不可久立 踏莎行 庚午三月十一曰 腊八日煮粥感赋 其一 落叶二首用前咏落叶韵 其一 焚香 悲凉 落花十首 其一 春尽日蔷薇花下作 除夕 牵牛花 其三 焦山纪游杂诗 其八 临江仙 啸麓园中桐花正开久坐其下以诗 夜起看牵牛花寒气冻然不可久立 刘园朱棣老梅下共醉乙卯 牵牛花 其一 读山谷「忍持芭蕉身多负牛羊债 牵牛花中雪青一种幽冶绝世日开 落叶和闻宾门 其二 和君任牵牛花诗兼示寥志因寥志 元夕 落花十首 其三 去岁牵牛花雪青一种今秋复发 冷淡 读山谷「忍持芭蕉身多负牛羊债 读山谷「忍持芭蕉身多负牛羊债 读山谷「忍持芭蕉身多负牛羊债 读山谷「忍持芭蕉身多负牛羊债 焦山纪游杂诗 其六 七月初四日夜直时复园寥志正游 法源寺看丁香 自题焦山画册 邯郸道 伯夔挽诗三首 其三 木兰花慢 湖上桃花开时 浣溪沙 戊子除夕感述 冬至前一日在朱棣卿先生斋中见 近畿久旱奇热昨夕快雨喜赋 扬州慢 忆烟霞洞梅 踏莎行 十月初十日,梦 南歌子 洞仙歌 愔仲以西山大觉 临江仙 其一 李邺侯 哭巽女二首 其一 题宣和御笔鞓红牡丹 静园直庐前有向日葵一株孤秀可 忠樟行 将至金陵视散原先生车过镇江观 予数梦至一寺门临大江略似焦山 焦山纪游杂诗 其五 焦山纪游杂诗 其四 焦山纪游杂诗 其三 焦山纪游杂诗 其二 焦山纪游杂诗 其一 焦山纪游杂诗 其七 牵牛花 其一 大觉寺迟立之不至 其二 梦回 牵牛花 其八 牵牛花 其六 读山谷「忍持芭蕉身多负牛羊债 读山谷「忍持芭蕉身多负牛羊债 读山谷「忍持芭蕉身多负牛羊债 题王景略货畚图 至味 落叶二首用前咏落叶韵 其二 去岁牵牛花雪青一种今秋复发 落花十首 其二 光福寺与夷叔围棋夷叔属赋诗纪 落花十首 其五 落花十首 其四 妙峰山娘娘殿进香 次韵苕雪白芍药诗 予诗学山谷画师子久两事皆不成 读剑南集悲其壮志不遂笃老穷困 同勉甫子玉觉先吉林松花江边晚 壬申除夕 书广雅诗集后 其二 书广雅诗集后 其一 立之山居养疴寄赠 其一 夜为齧虫所扰 游玄武湖辟疆有诗次韵 人日之夜家人皆外出独坐成咏 癸未元旦 寒节已至牵牛花犹有开者 梦见刘朴生丈谓到庚年有事朴丈 偶作 书愤 其二 崇效寺看牡丹并观红杏青松图卷 苕雪作感旧诗有「欲近霜风吹帽 九日焦山登高同公渚作寄君适庐 寄怀巩庵清华园 其二 曙色 落花十首 其九 落花十首 其八 落花十首 其七 落花十首 其六 同苕雪游南山别后寄此并简浪公 与苕雪围棋 湖上寄怀治芗即祝九日四十初度 八月乘车夜过黄河桥甫筑成明灯 往宝应视朴生疾过镇江作 去岁牵牛花雪青一种今秋复发 冷暖 去岁牵牛花雪青一种今秋复发 中秋日恪士邀饭于法相寺 凛冽 乙老六十九岁生日祝词 其四 和人咏松二首 其一 孤松 忆舍利殿 书杜集后 湖斋坐雨 嘉兴吊强甫 其二 梦中至某寺醒记以诗 春日杂述 其四 寥落 感春四首次昌黎韵 其一 天宁寺听松 予自游焦山梦寐不能忘舟过岳阳 游仙 江陵戴烈妇诗 莹甫寓中有蓼花一枝属赋 题梅道人画松 五月十三日同散原恪士寿丞瘦唐 题节庵师崇陵种树图 二月初六日出东门展外舅子封公 咏怀 其六 牵牛花 其五 牵牛花 其四 牵牛花 其二 牵牛花 其一 牵牛花 其七 红梅二绝 其二 牵牛花 其二 牵牛花 其五 牵牛花 其四 平生 小窗 牵牛花 其二 牵牛花 其五 牵牛花 其四 尤物 牵牛花 其十二 牵牛花 其十一 牵牛花 其十 牵牛花 其九 读山谷「忍持芭蕉身多负牛羊债 寄萃田 其一 同散叟重游天平山 廿八日同马卓群朱先生刘庄坐雨 梦与娟净居士同移居于西山之麓 读史二首 其二 忆阿育王寺方丈山茶 怀人四首 其三 彊村 题徐湘蘋女史花卉册 其一 为鹤亭作写经图题句 其三 秋夜对瓶荷一枝雨声淙淙偶题冬 湖上杂诗 其二 题徐湘蘋女史花卉册 其三 秋日同愔仲剑丞病山彊村勉甫游 过良乡 子玉种牵牛花于余窗前虽为梧桐 七月初四日夜直时复园寥志正游 七月初四日夜直时复园寥志正游 七月初四日夜直时复园寥志正游 七月初四日夜直时复园寥志正游 苏堪手写和乙庵师诗有「窗间枕 九日同勉甫伯辉蜀梅晋华识先彤 戊辰九月同公渚君适焦山登高宿 忍冬花 以旧京菊种移至海上寄养邻圃 大雨后同复园至云林寺 题陶斋毛公鼎拓本为杨诵清作 法相寺中老樟一株双干皆大十围 拟渔洋读三国志小乐府 其四 拟渔洋读三国志小乐府 其六 夜过镇江 何梅生以荔枝三百颗寄饷报诗四 九日同彊村病山两侍郎愔仲阁丞 九月十九日同复园谒禹陵登会稽 天童寺 寥志弟遗水蜜桃夜起食之感赋 舟过青岛访潜楼四首 其一 诵普贤行愿品 除夕同君适至旅顺行在所灯下检 伯夔以所藏惜抱典试鲁湘日记册 咏怀二首 其二 小极音哑感赋四首 其四 梧叶满阶慨然有作 年来了无诗兴不成一字夜读东坡 年来了无诗兴不成一字夜读东坡 年来了无诗兴不成一字夜读东坡 菩萨蛮 为浪公作词龛图 点绛唇 秋海裳 无闷 辛酉元旦 鹧鸪天 风入松 次韵彊村老人病 浣溪沙 惜黄花慢 同彊村老人作 蝶恋花 闻露 摸鱼儿 鹧鸪天 丁丑九日次愔仲 画堂春 仿山谷体咏烛 临江仙 其二 前夕梦见三松奇绝纪之以诗 菩萨蛮 题画 惜黄花慢 园菊久萎,冬 暗香 壬子寄巢云 种菊同苕雪治芗作七首 其二 踏莎行 白堂看梅 三叠和治芗 十一夜月 同马卓群至龙井 再次前韵和治芗 治芗见人和韵诗偶成七古一首即 清平乐 题《彊村校词图 菩萨蛮 宿州道中见海裳 鹧鸪天 癸丑三月灵壁道 种菊同苕雪治芗作七首 其一 次韵治芗观落日诗 其五 次韵治芗观落日诗 其四 次韵治芗观落日诗 其三 次韵治芗观落日诗 其二 次韵治芗观落日诗 其一 题涛贝勒画马 六丑 和彊村吴门听枫园 浣溪沙 题桐君桐阴待月 暗香 壬子寄巢云 酷相思 丁巳 种菊同苕雪治芗作七首 其七 种菊同苕雪治芗作七首 其六 种菊同苕雪治芗作七首 其五 种菊同苕雪治芗作七首 其四 种菊同苕雪治芗作七首 其三 木兰花慢 旧京移菊,憔 忆秦娥 女儿香,同怡斋 祝英台近 乙卯除夕 洞仙歌 蜜供 太常引 其二 太常引 其一 如梦令 诵洛寄诗五章述近游却寄一首 拔可病中园花欲开矣感成七言古 题佩秋尊人万峰草堂图卷 杂诗 题什公传是楼著书图 一字可 东坡生日墨巢约看梅坐中蔬畦十 慈护属题洗儿图 询先七弟虑予以忧致病数来书问 感怀 其十 感怀 其九 感怀 其八 感怀 其七 感怀 其六 感怀 其五 感怀 其四 感怀 其三 感怀 其二 感怀 其一 哭澄侄 子安同年六十寿 伯夔六十寿诗 苏堪挽诗 其二 苏堪挽诗 其一 散原先生挽诗 其三 散原先生挽诗 其二 散原先生挽诗 其一 东坡生日酒间苏堪诵寒食雨及苍 别西湖六年矣忆幽居之趣率成四 别西湖六年矣忆幽居之趣率成四 别西湖六年矣忆幽居之趣率成四 别西湖六年矣忆幽居之趣率成四 斯儆吾挽诗 其二 斯儆吾挽诗 其一 齐天乐 和彊村老人 齐天乐 早蝉 徵招 三月廿四日,同彊 木兰花慢 木兰花 趵突泉 鹧鸪天
形式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