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从弟·其三

刘桢 刘桢〔两汉〕

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
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
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
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凤凰在南岳集结,他们在枯败的竹林处徘徊不前。
我的心不气馁,奋力的展翅凌驾于高空之上。
我哪里能不勤奋练习?把与黄雀为伍当作耻辱。
什么时候才有杰出人物的降临,就要等到我面见君主。

注释
凤皇:即凤凰。
厌:通“餍(yàn)”,满足的意思。
紫氛:高空,云霄。
黄雀:比喻俗士或以闲散自适者。
来仪:谓凤凰来舞而有容仪,古人以为瑞应。

参考资料:完善

1、 邵阳市第一中学网.赠从弟·其三

赏析

  这首诗所咏之物为凤凰。凤凰乃是《说文》中记载的传说神鸟,栖息于南方丹穴山。《大戴礼记》称其为羽虫之长,故而其栖息与觅食皆异于凡鸟,正如《诗经·大雅·卷阿》郑玄笺所言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此诗开篇 “凤凰集南岳,徘徊孤竹根” 一句,正是此意。

  诗人吟咏凤凰,不仅因其有这般神奇习性,更倾心于它绝世高蹈的胸襟。“于心有不厌(厌通足,意为满足),奋翅凌紫氛”,它全然鄙弃鸟为食亡的俗念,不满足于竹实之食,反倒要振展巨翼,掠过九霄紫霞,向着高远之处翱翔。后一句以凤凰凌空奋翅的动态形象,彰显其绝世超俗的高旷之志,运笔刚健,满含阳刚之美。

  熟知庄子《逍遥游》与宋玉《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刘桢生逢乱世,遭遇坎坷,但文名早为乡梓所重。他因战乱离开家乡, 漂泊到中原的许(今河南许昌)一带。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政治社会, 使他对现实生活有深切的体验,不仅没有产生对人生、前途的厌倦空幻之感,作品中还充分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理想因素。《赠从弟》 诗三首便写于此时,此诗为其中第三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2、 易健贤.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刘桢和他的诗歌创作.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 33

简析

  《赠从弟·其三》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写凤凰栖息于南岳之巅,于孤竹之下悠然徘徊的画面;颔联进一步展现了凤凰的非凡志向与行动力;颈联以反问的形式,道出凤凰之所以选择艰难道路的原因;尾联借凤凰之口,表达对理想政治环境的渴望与期待。整首诗以凤凰为喻,鼓励从弟要有凌云壮志,将题为赠答的诗作从劝勉的主题加以抒写。

刘桢

刘桢

刘桢(180―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名士、诗人。他的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在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如今存诗十五首,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喻。► 27篇诗文 ► 2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齐人谏靖郭君城薛

刘向 刘向〔两汉〕

  齐人谏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海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孟母戒子

韩婴〔两汉〕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愃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愃矣。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武帝求茂才异等诏

刘彻 刘彻〔两汉〕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