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赴洛道中作二首·其二

陆机 陆机〔魏晋〕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
振策陟崇丘,安辔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嵩岩 一作:高岩)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
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离家远游过山川,山山水水长又宽。
挥鞭策马登峻岭,提缰徐行过平原。
夜宿形影自相伴,晨起含悲又向前。
收缰驻马悬崖下,侧耳倾听悲风响。
露珠坠下闪清辉,明月皎皎多晴朗。
抚几久久不能寐,披衣独自心怅惘。

注释
修:长。
振策:挥动马鞭。
陟(zhì):登上。
崇丘:高丘、高山。
安辔:按辔,谓扣紧马缰使马缓行或停止。
遵:沿着。
平莽:平坦广阔的草原。
夕:傍晚。
抱影:守着影子。
寐:入睡。
徂(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诗仍然是写陆机赴洛阳途中所见的景物和自己的心情。但是写法略有不同。

  全诗借景抒情,曲折委婉,语句精炼而流畅,格调清丽凄清,形象鲜明,意蕴深远,悲楚动人,富有韵味。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首句仍然紧扣诗题来写的。陆机从家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赴洛阳,当然是“远游”。一路上越过万水千山,而山山水水是那样的修长和宽广。诗人有时挥鞭驱马登上高山,有时手握缰绳,在有草的平地上缓慢地向前走。从这一重重山,一条条水,忽而高山,忽而平地,可以想象到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因此,这里不只是描写沿途的山水景色,也透露了诗人风尘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陆机的祖父陆逊是三国时吴国的丞相、父亲陆抗是大司马。在吴国灭亡后,他于太康十年(289年),即二十九岁时,与弟弟陆云离开家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赴洛阳。《赴洛道中作》二首作于他赴洛阳途中,此诗为其中之一。

参考资料:完善

1、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389-391

简析

  《赴洛道中作二首·其二》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开篇两句以山川的广阔与修长来象征游子的远游之路,不仅揭示了旅途的遥远与艰辛,更暗含游子对未知的期待与探索;三、四句描绘了游子=鞭策马匹攀登高山和在平原上驰骋的画面;五、六句写出游子孤独与思乡的对比,使得他的心境更为立体且丰富;七、八句写他停下奔波的脚步,依傍山峦,静听悲风的呼啸;末四句说游子面对明月清辉,却无法入眠,他整理衣裳,独自陷入深深的遐想。全诗以游子的远游为主线,通过描绘其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心怀大志、孤独而坚定的游子形象。

陆机

陆机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孙吴灭亡后出仕晋朝司马氏政权,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中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133篇诗文 ► 189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禁母后预政诏

曹丕 曹丕〔魏晋〕

  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以后,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楚人有担山鸡者

《笑林》〔魏晋〕

  楚人有担山鸡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曰:"然。"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方将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其金,惟怅不得以献耳。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而贵,宜欲献之,遂闻于楚王。王感其欲献己也,召而厚赐之,过于买凤之直十倍矣。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侠篇

张华 张华〔魏晋〕

翩翩四公子,浊世称贤明。
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
食客三千余,门下多豪英。
游说朝夕至,辩士自纵横。
孟尝东出关,济身由鸡鸣。
信陵西反魏,秦人不窥兵。
赵胜南诅楚,乃与毛遂行。
黄歇北适秦,太子还入荆。
美哉游侠士,何以尚四卿。
我则异于是,好古师老彭。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