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亦有情
《虞初新志》〔明代〕
宋高宗时,陇山县有人进能言之鹦鹉于宫中。高宗养之,爱甚。一日,高宗问曰:“尔思乡不?”曰:“岂不思乡?然思之何用?”帝悯之,即遣侍者送还陇山。数年后,宫中有人过其地。鹦鹉问曰:“皇上安不?”答曰:“崩矣。”鹦鹉悲鸣不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宋朝高宗时,陇山县有人向宫中进献了一只会说话的鹦鹉。高宗养它,非常喜欢。一天,高宗问鹦鹉说:“你思念家乡吗?”鹦鹉回答说:“怎么不思念家乡?然而思念又有什么用呢?”皇帝怜悯它,于是派人把它送回陇山。几年后,宫里有人经过那个地方。鹦鹉问:“皇上还安康吗?”那人回答说:“皇上已经去世了。”鹦鹉悲伤地不停地叫。
注释
陇山县:古县名,今陕西境内。
进:进献,呈献,进贡。
甚:非常,很。
不:古同“否”。
悯:同情,怜悯。
遣:派遣。
过:经过。
崩:驾崩,死亡(特指皇帝死)。
简析
这篇文章讲述了宋高宗时期一只进献到宫中的鹦鹉,在被皇帝喜爱饲养期间,流露出思乡之情,皇帝怜悯送其归乡,数年后鹦鹉仍牵挂皇帝安危,在得知皇帝去世后悲哀不已的故事。通过鹦鹉的经历,展现了一种超越物种的情感羁绊与忠诚。
一世歌
唐寅〔明代〕
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阴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
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
春夏秋冬捻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牝鸡失雏
余懋学〔明代〕
牝鸡引雏于庭,啄残粒,拾虫蚁,呴呴自得。隼过其上。见以为搏雏也,亟翼雏匿之。隼去乃出雏,饮啄如故。顷之,有乌下集于傍。鸡顾雏且避且就。乌稍狎之,鸡以为无害也,遂恣雏饮啄不复避。乌伺鸡狎,亟攫一雏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