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津图
李东阳〔明代〕
周道失其砥,多岐正纷纭。皇皇蔡桴意,环辙何殷勤。
迷路入楚蔡,停车问耕耘。问沮沮不语,问高高不云。
方将骋雄辩,上可凌高云。遂令仲由勇,逸气摧三军。
夫子怃然叹,彼狂竟不闻。岂知圣人志,一饭不忘君。
民胞物我与,鸟兽非吾群。宁同辟世士,高举怀清芬。
时哉圣不偶,万古遗斯文。彼耕独何为,幸免污尘氛。
嗟嗟功名辈,耽嗜成酣醺。吾官亦餐素,愧此心如焚。
惟贤古希圣,老大穷朝曛。吾津在洙泗,敢谓茫无垠。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1547篇诗文 ► 34条名句
许衡不食梨
《元史》〔明代〕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父通,避地河南,以泰和九年九月生衡于新郑县。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