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福禄寿图为石年沈母览揆赋

林熙春 林熙春〔明代〕

大江倒海自天来,日月星辰洞里开。波涛汹汹三山出,四明原是一蓬莱。

蓬莱形胜誇佳丽,城中半属缨簪第。龙虎风云翊圣人,宁无父子钟灵气。

父子盱衡畴出群,繇今屈指沈休文。藩伯勋名天下满,郎君一笔扫千军。

时来顾盻惊雷雨,茫茫宇宙供吞吐。天门射策压英雄,幸以世臣遇明主。

世臣力掣生麒麟,明主开颜叹嶙峋。不愿玉堂叩金马,叱驭惟期贲海濆。

海濆虽曰远东土,亦曾蒙刺昌黎愈。烟树云开见橡花,希元自古称邹鲁。

忆昔传烽结海氛,迩年灾沴不堪闻。君侯脩救频憔悴,一腔白雪散清芬。

清芬彻底冰壶皭,悬鱼讵为嗜鱼却。长官不用贯缠腰,华表飞来千岁鹤。

况复露冕数行村,郊原氂犬夜无狺。千家万室歌鸿集,夹毂随车麋鹿驯。

鹿鸣呦呦鹤濯濯,百福呈祥兆百禄。更羡扶筇百寿翁,相率呕吟崩厥角。

翁言昌黎世所师,拯溺扶衰未有涯。凤栖尝闻天上啸,鳄徙相传一纸移。

君侯跨凤驱鳄手,门上抱婴与拔韭。薪槱抡材尽五羊,南极一星朝北斗。

斗南人物少登坛,多君砥柱障狂澜。八千里外神仙吏,栽花岂让河阳潘。

别有一端高足也,爱马不甘存害马。铎声周道遁豺狼,七十二城称卓斝。

我闻卓斝奏丹墀,喜动重瞳令白眉。三叶丝纶腾五色,藩伯于今显燕贻。

忽听应钟音正起,老人星耀瀛州里。共将金鉴儗千秋,好歌天保称玉兕。

金鉴玉兕胡为乎,为酬慈父乐于于。白鹤添筹奁海屋,玄鹿衔花献大夫。

大夫上计趋宫阙,旦莫置身依日月。珥笔鹓班尚黑头,斗杓自是归黄发。

林熙春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52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我爱秋香

唐寅 唐寅〔明代〕

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
秋月溶溶照佛寺,香烟袅袅绕经楼。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许衡不食梨

《元史》〔明代〕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父通,避地河南,以泰和九年九月生衡于新郑县。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虚白上人序

高启 高启〔明代〕

  余始不欲与佛者游,尝读东坡所作《勤上人诗序》,见其称勤之贤曰:“使勤得列于士大夫之间,必不负欧阳公。”余于是悲士大夫之风坏已久,而喜佛者之有可与游者。

  去年春,余客居城西,读书之暇,因往云岩诸峰间,求所谓可与游者,而得虚白上人焉。

  虚白形癯而神清,居众中不妄言笑。余始识于剑池之上,固心已贤之矣。入其室,无一物,弊箦折铛,尘埃萧然。寒不暖,衣一衲,饥不饱,粥一盂,而逍遥徜徉,若有余乐者。间出所为诗,则又纡徐怡愉,无急迫穷苦之态,正与其人类。

  方春二三月时,云岩之游者盛,巨官要人,车马相属。主者撞钟集众,送迎唯谨,虚白方闭户寂坐如不闻;及余至,则曳败履起从,指幽导胜于长林绝壁之下,日入而后已。余益贤虚白,为之太息而有感焉。近世之士大夫,趋于途者骈然,议于庐者欢然,莫不恶约而愿盈,迭夸而交诋,使虚白袭冠带以齿其列,有肯为之者乎?或以虚白佛者也,佛之道贵静而无私,其能是亦宜耳!余曰:今之佛者无呶呶焉肆荒唐之言者乎?无逐逐焉从造请之役者乎?无高屋广厦以居美女丰食以养者乎?然则虚白之贤不惟过吾徒,又能过其徒矣。余是以乐与之游而不知厌也。

  今年秋,虚白将东游,来请一言以为赠。余以虚白非有求于世者,岂欲余张之哉?故书所感者如此,一以风乎人,一以省于己,使无或有愧于虚白者而已。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