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引·钱塘怀古
任昱〔元代〕
吴山越山山下水,总是凄凉意。江流今古愁,山雨兴亡泪。沙鸥笑人闲未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群山脚下钱塘江水滚滚,绵延远去的江水仿有说不尽的凄凉。江流满载古今愁绪,山中的雨犹如为国家的衰亡流的泪。江面的沙鸥仿似在嘲笑世人碌碌不得闲。
注释
吴山越山:吴山,在浙江杭州城南钱塘江北岸。越山,指浙江绍兴以北钱塘江南岸的山。此指江浙一带的山。
江流今古愁:秦观《江城子》:“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山雨兴亡泪:意谓山中的雨犹如为国家的衰亡流的泪。兴亡:复词偏义,偏指“亡”。
闲未得:即不得闲。
参考资料:完善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
鉴赏
古人习以钱塘江北岸山称吴山,南岸山称越山,这是因为钱塘江曾为春秋时吴、越两国国界的缘故。元曲家汪元亨即有“怕青山两岸分吴越”(《醉太平·警世》)语。
此曲起首即以吴山越山对举,点出“山下水”即钱塘江的咏写对象,而着一“总是凄凉意”的断语。一个“总”字,将“吴”、“越”、“山”、“水”尽行包括,且含有不分时间、无一例外的意味,已为题面的“怀古”蓄势。不直言“钱塘江水”而以“吴山越山山下水”的回互句式出之,也见出了钱塘江夹岸青山、山水萦回的态势。三、四句以工整的对仗,分别从水、山的两个角度写足“凄凉意”。江为动景,亘古长流,故着重从时间上表现所谓的“今古愁”。山为静物
创作背景
作者独立于钱塘江畔滚滚流动,山峰巍然屹立,有朝的兴废以感身世,因而写下了这首小令。
参考资料:完善
1、
陈思思,于湘婉编著·元曲鉴赏大全集 下: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
简析
这首小令使用拟人化手法描写了钱塘江水的景色,以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钱塘山水来寄寓作者的怀古伤国之情,表达了其内心的委婉悲切。整首小令以钱塘山水寄托对国难家亡的伤感,写得哀惋凄切,曲中的愁与泪不是为一人一事而发的,超越了个人、超越了时代,包含整个历史变迁,涵盖今古兴亡、加大了历史纵深内涵,愈增悲怆。
任昱
任昱,字则明,四明(今浙江宁波市)人。与张可久、曹明善为同时代人,少时好狎游,一生不仕。所作散曲小令在歌妓中传唱广泛。其作品《闲居》有“结庐移石动云根,不受红尘”、《隐居》有“不顺俗,不妄图,清高风度”等句,知其为足迹往来于苏、杭的一位“布衣”。► 27篇诗文 ► 26条名句
四块玉·叹世三首
马致远〔元代〕
带野花,携村酒,烦恼如何到心头。谁能跃马常食肉?二顷田,一具牛,饱后休。
佐国心,拿云手,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几叶绵,一片绸,暖后休。
戴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妻儿胖了咱消瘦。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
蟾宫曲·晓起
徐琰〔元代〕
恨无端报晓何忙。
唤却金乌,飞上扶桑。
正好欢娱,不防分散,渐觉凄凉。
好良宵添数刻争甚短长?
喜时节闰一更差甚阴阳?
惊却鸳鸯,拆散鸾凰。
犹恋香衾,懒下牙床。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