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广陵驿
萨都剌〔元代〕
秋风江上芙蓉老,阶下数株黄菊鲜。
落叶正飞扬子渡,行人又上广陵船。
寒砧万户月如水,老雁一声霜满天。
自笑栖迟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灯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风在江面上吹拂,荷花凋残,台阶下几株黄菊花正鲜艳地绽放。
扬子渡头落叶纷纷扬扬,游子又踏上去往远处的渡船。
月色如水,万家灯火中点点砧声敲响;秋雁的一声呜叫,让满天都仿佛覆盖上了一层寒霜。
嘲笑自己是个漂泊在南方的异乡人呵,多年来的心事,都只能在这孤灯之前默默回味。
注释
广陵驿:驿站名。广陵:县名,在今江苏省靖江市西北。
芙蓉:荷花的别名。
鲜:鲜艳。
扬子渡: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南十五里,古时重要渡口。
砧(zhēn):捣衣石。
老雁:大雁。
栖迟:长久居留。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萨都剌晚年之作。此诗作于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当时萨都剌在建康任江南诸道行台侍御史。萨都剌之前曾多次在江南任职,元统二年(1334)从建康北上任燕南宪司照磨,路过扬州,曾作《同御史王伯循,时除广东佥事济扬子江,余除燕南照磨诗》:“落叶正飞扬子渡,行人又上广陵船。过江载得秋多少,老雁一声霜满天。”同时还作有《题扬州驿》:“银烛高烧照不眠,呼儿饮马啜清泉。寒砧万户月如水,老雁一声霜满天。”十几年后,他再次经过扬州,感慨万千,于是借用上述两首诗的诗句,写成这首《过广陵驿》。
 
参考资料:完善
1、
廖菊楝编著.萨都剌: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10:109-113
 
 
赏析
 
  诗的首联首先写景。在浩瀚的诗词长河与悠扬的乐府旋律中,芙蓉常被赋予绚烂夺目、映日生辉之姿,而诗人过往亦曾以《芙蓉曲》抒怀,深情寄寓于秋江畔那抹芙蓉之艳。然此番笔下,芙蓉却以凋残之态呈现,一“老”字,不仅叹惋花事之阑珊,更寓含了诗人对自身年华老去、时光不再的深切感慨。萨都剌,时已至暮年,此情此景,感怀油然而生,自是情理之中。相较于芙蓉之易逝,菊花则以其傲霜斗寒之姿,被誉为高洁之士的象征,两者并置,黄菊之鲜与芙蓉之衰形成鲜明对照,不仅勾勒出季节更迭的清晰脉络,更隐喻了诗人生命旅程中从盛放到沉淀的阶段性转变,寓意深远。
  颔联两句是借用了诗人自己的旧句,这个场景,是留存在记忆
 
 
创作背景
 
  《过广陵驿》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描写了秋天的芙蓉和菊花;颔联描写扬子渡口行人登船之景;颈联转向听觉,描写捣衣声和雁鸣声;尾联则自嘲,同时抒发感慨。全诗采用了比较特殊的写法,诗人从自己以前经过广陵驿时所写的两首旧作中摘出四句,组成此诗的中间两联,不仅严丝合缝,前后连贯,变成了一首新诗,而且还表达了十余年来风景不殊的含义。全诗写景时用词秾丽清新,意境隽永,抒情时深沉悠长,耐人寻味。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雁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774篇诗文 ► 56条名句
 
 
何灌传
《宋史》〔元代〕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满庭芳·樵
赵显宏〔元代〕
腰间斧柯,观棋曾朽,修月曾磨。不将连理枝梢锉,无缺钢多。不饶过猿枝鹤窠,惯立尽石涧泥坡。还参破,名缰利锁,云外放怀歌。
 
 
 
燕姬曲
萨都剌〔元代〕
燕京女儿十六七,颜如花红眼如漆。
兰香满路马尘飞,翠袖笼鞭娇欲滴。
春风澹荡摇春心,锦筝银烛高堂深。
绣衾不暖锦鸳梦,紫帘垂雾天沉沉。
芳年谁惜去如水,春困著人倦梳洗。
夜来小雨润天街,满院杨花飞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