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大块凿混沌
黄遵宪〔清代〕
大块凿混沌,浑浑旋大圜;
隶首不能算,知有几万年。
羲轩造书契,今始岁五千;
以我视后人,若居三代先。
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
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
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
沿习甘剽盗,妄造丛罪愆。
黄土同抟人,今古何愚贤;
即今忽已古,断自何代前?
明窗敞流离,高炉蒸香烟;
左陈端溪砚,右列薛涛笺;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
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大自然开辟了混沌的天地,浑然一体的世界在广阔天地间运转;
就算是发明算数的隶首,也算不清这已经过了几万年。
伏羲、黄帝创造了文字,到如今也才不过五千年;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后人,就像我们自己处在夏商周三代之前一样。
那些迂腐的儒生总爱尊崇古代,天天捧着旧书典籍钻研;
只要六经里没出现过的字,就不敢写进诗里。
古人早就抛弃的糟粕,他们见了却馋得流口水;
一味沿袭旧习,甘愿剽窃古人的东西,还胡乱编造,犯下一堆过错。
同样是女娲用黄土捏成的人,古今之人又有什么愚笨与贤明的分别?
如今的一切
简析
《杂感·大块凿混沌》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开篇描绘宇宙混沌初开、时间无垠的壮阔景象,接着通过羲轩造书契的典故,指出人类文明不过五千年,暗示后人不必过于尊崇远古;然后批判了俗儒死守古训、不敢创新的保守态度;最后描绘了自己在明亮窗前自由书写的场景,表达了“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文学主张。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新与个性表达的坚定信念,以及对盲目尊古、缺乏创新精神的深刻批判。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838篇诗文 ► 81条名句
秋柳四首·其一
王士祯〔清代〕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
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
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