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董逃歌

佚名 佚名〔魏晋〕

承乐世,董逃;
游四郭,董逃。
蒙天恩,董逃;
带金紫,董逃。
行谢恩,董逃;
整车骑,董逃。
垂欲发,董逃;
与中辞,董逃。
出西门,董逃;
瞻宫殿,董逃。
望京城,董逃;
日夜绝,董逃。
心摧伤,董逃。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趁着太平乐世,董逃;
多多游游四郊,董逃。
承蒙皇天恩宠,董逃;
金印紫绶戴牢,董逃。
一边拜谢恩德,董逃;
整顿车马上道,董逃。
刚刚准备出发,董逃;
又回宫中辞行,董逃。
车马走出西门,董逃;
不停瞻望皇宫,董逃。
远远眺望京城,董逃;
日夜所剩无几,董逃,
无比伤悲心碎,董逃。

注释
承世乐:承受一世的快乐,指董卓尽情享乐。
董逃:原是乐曲中的衬音,故每唱一句,必唱一句“董逃”或“董桃”,最初并无实义。后出董卓,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东汉末年权臣董卓的民谣。

  起首两句“承乐世”,“游四郭”,写董卓生於承平安乐的时代,由此他能够飞黄腾达,悠游四郭,而无所顾忌。暗指董卓拥有重兵,所以没有顾忌。接下去“蒙天恩”,“带金紫”两句,指董卓由于得到了皇帝的恩宠与信任,所以能够佩带金印紫绶、富贵显达。下面两句“行谢恩”、“整车骑”,主要写董卓曾以罪被免职,但是皇帝很快赦免了他,并授予他前将军,并州牧,又迁太尉领前将军事,加节传斧钺虎贲,更封郿侯,车马成群结队,显赫一世,耀武扬威。同时也蕴寓董卓挟献帝西迁长安时,车马浩浩荡荡的意思。前六句是此诗的第一层,主要写董卓的发迹和显赫,也含有对汉桓帝、灵帝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董逃歌》是一首讽刺董卓的民谣。这首民谣首先描写董卓的发迹和显赫;接着写他胁迫汉献帝迁都,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劳苦,表达了人民对董卓的痛恨与憎恶。这首歌谣直抒胸臆,讽刺性强,是从洛阳被迁到长安的人们,在路上遭受驱赶和抢掠、颠沛饥饿,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悲怆哀歌。

创作背景

  昭宁元年(189年)灵帝崩,少帝即位,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密召董卓,卓乃率兵入洛阳。到了长安以后,董卓自立为太师,位在诸侯王之上,愈加凶暴滋甚,淫乱无度。京都人们愤恨董卓的暴戾恣肆,于是作此歌予以讽刺。

参考资料:完善

1、 萧涤非.汉魏晋南北朝隋诗鉴赏词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1622-1623页
佚名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6735篇诗文 ► 8605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燕歌行

陆机 陆机〔魏晋〕

四时代序逝不追,寒风习习落叶飞。
蟋蟀在堂露盈墀,念君远游常苦悲。
君何缅然久不归,贱妾悠悠心无违。
白日既没明灯辉,夜禽赴林匹鸟栖。
双鸠关关宿何湄,忧来感物涕不晞。
非君之念思为谁,别日何早会何迟。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三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迢迢槐江岭,是为玄圃丘。
西南望昆墟,光气难与俦。
亭亭明玕照,洛洛清瑶流。
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泰山吟

陆机 陆机〔魏晋〕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已远,层云郁冥冥。
梁甫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涂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