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天柱峰
白居易〔唐代〕
太微星斗拱琼宫,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鬬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像天上的星斗拱卫着太微星一样,周围的群山拱卫着秀丽的天柱山,山上天君的道观镇守着九州。
天柱山高高的主峰擎住了天上的日月,司元洞深深的洞门锁住了千古的云雷。
玉光峰、白橘峰竞相争奇,金翠洞、佳莲洞互竞幽邃。
有时人们访问左慈隐居的地方,还能看到从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飞来的仙鹤来认它的以前的巢穴。
注释
太微:星名,即太徽。《易林·乾之丰》:“太徽帝室,黄帝所宜”。注:“微,当作徽,太徽,帝座星也。”
琼宫:古人想象中的神仙居处。
琳宫:仙宫。亦为道观、殿堂之美称。
九垓:亦作“九阂”、“九陔”
 
 
简析
 
  《题天柱峰》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以天上的星斗拱卫着美玉般的宫殿开篇,写天柱山神圣庄严,奠定全诗超凡脱俗的基调;颔联通过夸张的手法,说天柱峰高耸入云,洞门深邃,云雾缭绕,雷声隐隐,威严而神秘;颈联写自然美景,展现出山峰的生机与绚烂;尾联以访寻高士左慈的隐居处作结,增添了全诗的仙气与神秘感。全诗把天柱峰写得奇伟瑰丽、壮丽又神秘,表达了诗人的赞叹与赏爱之情。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990篇诗文 ► 1876条名句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浑〔唐代〕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随山 一作:随关)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酬朱庆馀
张籍〔唐代〕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版本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版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