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红满苔阶绿满枝
唐寅〔明代〕
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交欢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
别后相思是几时。后会难知,后会难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词,一首情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落花铺满台阶、绿叶遍布枝头的季节,杜鹃鸟声声啼叫。欢聚的时刻那样短暂,转眼就要分离了。彩凤孤单地飞舞、孤独地栖息。
分别以后有多少相思?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重逢。这相思情怀也只有用一首情词、一首情诗来表达。
注释
杜宇:杜鹃。
后会:日后相会。
简析
此词前两节先以鲜明的色彩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面,再传神地摹写出离别的哀愁、思念的痛苦以及离别后的孤独感;后两节进一步表达了对离别后相思之情的无奈和感慨,这种情感是极其幽微、难以言表的。整首词情思哀婉,写景、遣词、造句无不发自情语,感人至深。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414篇诗文 ► 95条名句
游天台山日记浙江台州府·节选
徐弘祖〔明代〕
初七日,自坪头潭行曲路中三十余里,渡溪入山。又四五里,山口渐夹,有馆曰桃花坞。循深潭而行,潭水澄碧,飞泉自上来注,为鸣玉涧。涧随山转,人随涧行。两旁山皆石骨,攒峦夹翠,涉目成赏,大抵胜在寒、明两岩间。涧穷路绝,一瀑从山坳泻下,势甚纵横。出饭馆中,循坞东南行,越两岭,寻所谓”琼台”、”双阙”,竟无知者。去数里,访知在山顶。与云峰循路攀援,始达其巅。下视峭削环转,一如桃源,而翠壁万丈过之。峰头中断,即为双阙;双阙所夹而环者,即为琼台。台三面绝壁,后转即连双阙。余在对阙,日暮不及复登,然胜已一日尽矣。遂下山,从赤城后还国清,凡三十里。
天工开物·稻
宋应星〔明代〕
凡稻种最多。不粘者禾曰秔,米曰粳。粘者禾曰稌,米曰糯。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长粒、尖粒、圆顶、扁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最迟者后于清明。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