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李白〔唐代〕
岁星入汉年,方朔见明主。
调笑当时人,中天谢云雨。
一去麒麟阁,遂将朝市乖。
故交不过门,秋草日上阶。
当时何特达,独与我心谐。
置酒凌歊台,欢娱未曾歇。
歌动白纻山,舞回天门月。
问我心中事,为君前致辞。
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
大圣犹不遇,小儒安足悲。
云南五月中,频丧渡泸师。
毒草杀汉马,张兵夺云旗。
至今西洱河,流血拥僵尸。
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园葵。
咸阳天下枢,累岁人不足。
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
赖得契宰衡,持钧慰风俗。
自顾无所用,辞家方来归。
霜惊壮士发,泪满逐臣衣。
以此不安席,蹉跎身世违。
终当灭卫谤,不受鲁人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木星下凡落入汉朝的那一年,东方朔侍奉汉武帝这位英明的君主。
我待诏翰林时也如同东方朔一样调侃嘲笑过时臣,由是被逐出朝而未能沾君恩露。
一旦离开了翰林院,便与朝廷和京城长久分开。
交好的故友不再登门,秋草日渐长上了门前的台阶。
当今您却特别通达,独自与我交往心谐。
此来又置酒于凌歊高台,欢乐愉快未曾歇衰。
歌声震动了白纻山林,欢舞像缠绕着天门山月。
您问我心中有何事烦恼,我在您面前细细述说。
您看我的才能,与鲁国的孔子多么相似。
像他那样的大圣人犹未遇到相知的君王,而我这小儒未被所用
创作背景
清代著名李诗注家王琦判断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安旗、薛天纬《李白年谱》系此诗于天宝十三载,谓李白游南陵时作。《元和郡县志》卷二八江南道宣州有南陵县,今为安徽省南陵县。安本又云:“十三载秋白在秋浦,故系本年。”詹本及裴斐《李白选集》亦系此诗于天宝十三载。这与诗的内容正相吻合。天宝十三载,是李白“赐金还山”后十年,安史之乱前一年。
参考资料:完善
1、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
赏析
开头”岁星如汉年,方朔见明主“,起势突兀。传说东方朔是岁星下凡。东方朔既是星宿下凡,辅佐明主,当然要为平治天下建立功业,非同一般。但是事实并不如此。史书记载东方朔滑稽诙谐,汉武帝视之如俳优。”调笑当时人“,说东方朔对于时人尽情戏弄,不仅对同僚,甚至对最高统治者也加以戏谑。”中天谢云雨“,说离开朝廷。"一去麒麟阁,遂将朝市乖”是说一旦离开朝廷,就和朝廷、市集这些公众聚集的地方违别了。“故交不过门”,在世态炎凉的古代社会里,免官离朝,朋友客人从此疏远,甚至连旧交好友也不肯过门了。“秋草日上阶”,形象地写出了故旧疏远、门庭冷落的景象。诗人简要地写完东方朔的经历之后,很自然地评论了一句:“当
简析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时事国事的忧虑,感慨自己怀才不遇。全诗坦率地披露着自己的情怀,并把把黑暗的政治、腐败的军事、不安定的社会现状和个人怀才不遇的境况联系在一起,使这种抒情特别有力量,诗篇不仅倾泻着满腔愤懑,似乎还预示着未来的不幸。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7篇诗文 ► 5979条名句
咏田家
聂夷中〔唐代〕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洛阳女儿行
王维〔唐代〕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白莲
陆龟蒙〔唐代〕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端合 一作:真合)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