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新绿小池塘
周邦彦〔宋代〕
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绣阁里、凤帏深几许?听得理丝簧。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噎,愁近清觞。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碧绿的春水涨满小池塘,风吹动帘幕,帘影在斜阳下碎乱舞动。真羡慕那曾栖息在金屋的燕子,如今仍能飞来飞去;也羡慕那青苔,在前番生过的围墙上,又绕着院落再度生长。绣阁之中,绣着凤纹的帷帐有多深?只听见里面传出管弦之声。那曲调像载着欲说还休的重重心事,大概是担心乖违了佳期,还没有唱歌先已哽咽,连清酒也厌入愁肠。
远远猜想她梳妆完毕,推开朱红的门窗,该是像莺莺待月西厢那样,独自等候吧。最痛苦的是,今夜连梦魂,都到不了她的身旁。问何时才能向她倾诉衷肠,把当年她赠我的秦镜寄还,再偷偷换上韩香?上天若真有情,就让我们立刻相见,又有什么妨碍!
注释
风流子:
创作背景
词作于词人元祐八年(1093)调知溧水后三年间,应是抒发相思之情的作品。
参考资料:完善
1、
上彊邨民(编) 蔡义江(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1/1 : 第114-115页
赏析
全词由景及情,抒情由隐而显,人的心理描绘极为细致周到。词中怀人,层层深入,有时用对照手法,从双方写来,层次极为清楚。
“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词作上片开篇三句着力写景。先点出小池塘,可接下来并未描绘池内或池畔景致,而是单独提及池面映出的风吹帘动之影。有帘便可知有窗、有屋、有人,由此能看出主人公的注意力所在。“舞” 本是动态景象,但 “舞” 在水面上却构成一幅无声的静态画面;此外,“舞” 于水面时,因风吹浪动,帘影破碎而不完整,这正暗示着主人公复杂的心境。随后陡然转折笔锋,发出感慨:“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羡” 字为领起之词,统领以下
简析
《风流子·新绿小池塘》是一篇念远怀人之作。词的上片是想象春日黄昏,女子在绣阁理丝簧愁歌的情景,表达对她可望而不可即的忧伤;下片继续想象伊人待月西厢的情景,抒写远隔天涯、相见无望的痛苦怨恨和强烈期盼相见的痴情。全词写相思深情层层深入,酣畅淋漓,典故运用自然贴切,把词人的思念之情表现得形象生动、真挚感人。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261篇诗文 ► 566条名句
江城子·清明天气醉游郎
秦观〔宋代〕
清明天气醉游郎。莺儿狂。燕儿狂。翠盖红缨,道上往来忙。记得相逢垂柳下,雕玉珮,缕金裳。
春光还是旧春光。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惆怅惜花人不见,歌一阕,泪千行。
少年游·离多最是
晏几道〔宋代〕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