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游春 郊外探春作
厉鹗〔清代〕
一水仙源曲,被柳条遮断,千缕帘娜。有约湔裙,怪逢伊还向,重帘单舸。
出意新梳裹。看飏鬓、蕊玉微涴。纵近来,远似天涯,谁倩玉颜初破。
禁火。心情偏妥。伴钱藕偷分,钿荇轻堕。容易斜阳,恐穿烟凤子,尚寻珠唾。
波面虹桥卧。任怨咽、玉箫吹过。无奈澹月笼灯,翠扉恨锁。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213篇诗文 ► 73条名句
咏红述事
曹寅〔清代〕
谁将杜鹃血,洒作晓霜天?
客爱停车看,人悲仗节寒。
昔年曾下泪,今日怯题笺。
宝炬烟销尽,金炉炭未残。
小窗通日影,丛杏杂烟燃。
睡久犹沾颊,羞多自倚栏。
爱拈吴线细,笑润蜀丝干。
一点偏当额,丹砂竞捣丸。
弹筝银甲染,刺背囗囗圆。
莲匣鱼肠跃,龙沙汗马盘。
相思南国满,拟化赤城仙。
神骨鉴·骨之色与质
曾国藩〔清代〕
骨有色,面以青为贵,“少年公卿半青面”是也。紫次之,白斯下矣。骨有质,头以联者为贵,碎次之。总之,头上无恶骨,面佳不如头佳。然大而缺天庭,终是贱品;圆而无串骨,半是孤僧;鼻骨犯眉,堂上不寿;颧骨与眼争,子嗣不立。此中贵贱,有毫厘千里之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