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克家蒋韶宾邀游善卷寺酒后偶成
李流芳〔明代〕
我生好游天作缘,昨日风雨今晴川。泊舟遥爱松际寺,入门稍觉风中泉。
恍然便与幽意惬,何况突兀岩崖前。咄哉两洞大奇绝,使我心神犹宕跌。
云端仙掌殊可辨,四壁烟霞互明灭。石床丹灶亦宛然,盐堆米积何纤屑。
却思造物有底意,为此形模巧施设。仙人已去山鬼来,虎豹疾走蛟龙回。
吾欲上下穷两崖,水深可溯闇可开。褰裳濡足亦徒尔,胡不久留但裴回。
君不见祝娘遗迹今荒台,当年读书安在哉。三生因果亦茫渺,虚堂寂历松风哀。
嗟我何为堕尘趣,十年不踏荆溪路。张公玉女入梦频,闻誇善卷空复妒。
今日何日果此缘,山僧地主欣相遇。经时未豁尘土肠,一朝欲向山灵诉。
洴浰蒋,吴区潘,二子知我我不谩。百年易尽欢不足,胡不买山偕盘桓。
子今有山不肯居,我今无钱欲买难。待我有钱知几时,蹉跎离墨与铜官。
李流芳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384篇诗文 ► 36条名句
题灯上人竹卷
李流芳〔明代〕
往岁己酉北上,舟过莲泾,访双林上人于积善庵,出所画竹卷属余题字。以后每经吴门,数欲过庵中而不果。盖不见上人者,六年矣。幽窗净几,薰茗相对,今日如复理梦中也。
上人屋后有美竹千竿,净绿如拭,今遂化为乌有。而上人笔墨乃益进,新枝古干,披展森然,如见真竹,岂此君神气都为上人摄尽,不复生理耶?冁然一笑,遂题其后。甲寅清和月。
许衡不食梨
《元史》〔明代〕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父通,避地河南,以泰和九年九月生衡于新郑县。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四月十四日
皇甫汸〔明代〕
仙家无甲子,吴俗纪生辰。
首夏蓬山会,终宵脯枣陈。
蓂犹未满荚,月已渐成轮。
不见悬壶客,何由觅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