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将之京师杂别六首·其一

黄景仁 黄景仁〔清代〕

翩与归鸿共北征,登山临水黯愁生。
江南草长莺飞日,游子离邦去里情。
五夜壮心悲伏枥,百年左计负躬耕。
自嫌诗少幽燕气,故作冰天跃马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同翩飞的大雁一同北行,登山临水的时候心中黯然而生离愁。
当江南春浓时节,我这在外的游子会产生思念故乡的情思。
五更时候我悲叹自己志在千里的壮心不能实现,这一辈子由于失策辜负了隐居躬耕。
我不满于自己的诗缺少慷慨豪放的幽燕之气,所以才决定冰天雪地里跃马北行。

注释
据洪亮吉所撰行状载:“故平生于功名不甚置念,独恨其诗无幽并豪士气,尝蓄意欲游京师,至岁乙未乃行。”乙未就是乾隆四十年(1775)。这一年黄景仁二十七岁,春天由江宁至太平,夏季主讲正阳书院,冬季北上,年底始抵北京。组诗就是在临行前与洪亮吉的赠别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乾隆四十年(1775)作者将往北京与亲友告别的杂诗之一。

赏析

  “翩与”二句,是写北行时寂寞凄凉的情怀。翩然和回归北方的鸿雁共同北行。登山临水,据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这里借用此句来表达诗人的离乡之愁。

  “江南”二句就真实地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痴情。“江南”句是古诗名句,据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里借用此句点明了北上的时间,正是江南阳春三月、春暖花开的季节,在这样美好的季节离开故里北上,留恋之情更加难舍难分。

  在交待了离乡的时间以后,“五夜”二句又进一步交待了北行的原因。“五夜”即五更,这里指通宵。“伏枥”出自曹操《步出夏门行》诗:“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将之京师杂别六首·其一》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以归雁为伴,描绘诗人北上的行程,点明了离乡背井的哀愁;颔联通过对比江南的美好景象与游子的离别之情,进一步强化了思乡的主题;颈联说虽有壮志,但却壮志难酬,而且还未能实现田园理想;尾联以诗人的自我调侃作结,隐含了一种在逆境中奋发向前的决心。全诗巧用比兴,含意深远,由低沉向豪壮处发展,含英咀华,耐人寻味。

黄景仁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220篇诗文 ► 139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光好·迎春

吴绮 吴绮〔清代〕

春来也,是何时?没人知。先到玉儿头上,袅花枝。
十二画楼帘卷,红妆笑语参差。争向彩幡成队去,看朱衣。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卖蒜老叟

袁枚 袁枚〔清代〕

  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能以两肩负两船而起,旗丁数百以篙刺之,篙所触处,寸寸折裂。以此名重一时,率其徒行教常州。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忽一日,有卖蒜叟,龙钟伛偻,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众大骇,走告杨。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愈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乃广约众人,写立誓券。

  令杨养息三日,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灵隐寺月夜

厉鹗 厉鹗〔清代〕

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
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
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
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