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二首 其一
李慈铭〔清代〕
纱幌银屏,今宵还醉,花影深处。侣坐菱香,纕衿芷老,总是伤心侣。
当年风调,丝囊羽扇,问有几为能语。只筵前,盈盈画烛,泪痕为我偷注。
一时莺燕,恁争持、罗带题遍,伤春好句。谁分而今,白头萧飒,难卖黄门赋。
只馀横笛,米家歌里,略记贞元风度。还愁问、帘前月色,尚如旧否。
李慈铭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324篇诗文 ► 6条名句
金缕曲·次女绣孙
俞樾〔清代〕
次女绣孙,倚此咏落花,词意凄惋。有云:“叹年华,我亦愁中老”,余谓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广其意,亦成一阕。
花信匆匆度。算春来、瞢腾一醉,绿阴如许!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更不问、埋香何处?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华、写出伤心句:“春去也,那能驻?”
浮生大抵无非寓。慢流连、鸣鸠乳燕,落花飞絮。毕竟韶华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看岁岁朱颜犹故。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凭彩笔,绾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