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今别离·其一

黄遵宪 黄遵宪〔清代〕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川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离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离情别思就像那轮船的双轮一样飞转,顷刻间已经绕了千万圈。
目睹飞驰的双轮,我内心的忧愁更加滋长。
古代有山川,也有车马孤船。
古代的车船同样载着别离,让人感受到行动举止的“自由”。
如今速度飞快的轮船,只会倍生人的离愁别绪。
(火车)明明知道人们分手的时刻那么短暂、宝贵,却不让人们有缠绵之意。
轮船长声鸣笛之后,一刻都不多停留。
即使有千斤重的船舵,行船仍然迅速灵活。
怎能没有逆风吹来,但也不畏惧逆风。
送行的人还没来得及返回,行者就已到达天的尽头。
望着远处船忽然就不见了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大批新事物涌入近代诗,也为古老的别离相思之情提供了“现代化”的歌咏手段。把民间情歌的形式与歌咏新事物、新知识的题材合在一起,在诗坛上诞生了文人写作的拟情歌体新题诗。首开风气的便是黄遵宪。经过在日本创作《日本杂事诗》的尝试,来到英国后,他的新民歌的创作走向成熟,创作出了这组诗。据考证,该首组诗中的第一首由孟郊《车遥遥》化出,无论构思还是语句,均与《车遥遥》一诗有渊源关系。

参考资料:完善

1、 夏晓虹·诗界十记·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2、 张永芳·近代诗歌选注·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简析

  《今别离·其一》是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场景,融合时间的无情、空间的辽远以及对重逢的深切期盼,展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波动。这首诗咏火车、轮船,即以古代车舟反衬,以当今火车、轮船的准时、迅速,表现近代人离情别绪的突发与浓烈,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黄遵宪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838篇诗文 ► 8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点绛唇·一种蛾眉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庾郎未老,何事伤心早?
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

贺双卿 贺双卿〔清代〕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沁园春·试望阴山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试望阴山,黯然销魂,无言徘徊。见青峰几簇,去天才尺;黄沙一片,匝地无埃。碎叶城荒,拂云堆远,雕外寒烟惨不开。踟蹰久,忽砯崖转石,万壑惊雷。
穷边自足秋怀。又何必、平生多恨哉。只凄凉绝塞,峨眉遗冢;销沉腐草,骏骨空台。北转河流,南横斗柄,略点微霜鬓早衰。君不信,向西风回首,百事堪哀。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