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日黄楼作

苏轼 苏轼〔宋代〕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头发。
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年归来洗靴袜。
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事锹锸。
黄楼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杀。
朝来白露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
薄寒中人老可畏,热酒浇肠气先压。
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齾齾。
诗人猛士杂龙虎,楚舞吴歌乱鹅鸭。
一杯相属君勿辞,此境何殊泛清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去年的重阳节,那情形真是一言难尽——南城半夜里突然水涌如沸,无数水泡翻腾而起。
洪水穿过城下,发出雷鸣般的巨响;泥浆在城头飞溅,雨水又让一切变得湿滑难行。
那时节,菊花、白酒谁也顾不上,直到傍晚回来,只能埋头清洗满是泥污的靴子袜子。
哪想到还能有今年这样的日子,举杯对着菊花,总算能从容喝上一口。
别嫌这酒味淡薄、歌女寻常,终究比去年在泥水里拿铁锨铁锹治水强多了。
黄楼刚建成,墙壁的潮气还没干透;清河的水位已经下落,初降的寒霜正摧残草木。
早上的白露像细雨般飘落,远处的南山隐在雾里,连那高耸的佛塔都看不见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九日黄楼作》是一首七言古诗。此诗说去年重阳遭遇了洪水肆虐的灾难,黄花白酒无人问津,只能日暮归来清洗靴袜;而今年则把盏对花,享受着重阳佳节的宁静与美好,自然景象的变换带来了新生的气息;然后笔锋一转,写到老人仍可畏,但热酒浇肠,豪气万千;而后又写烟消日出后,渔村远水鳞鳞、山峦齾齾之景,让人心旷神怡。末以劝酒的方式收束全诗。这首诗情感跌宕起伏,意象丰富多变,展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丰元年黄楼新成以后。作者追述去年今日的水灾;欣喜今日的佳节。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3783篇诗文 ► 4823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姜夔 姜夔〔宋代〕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沉 同:沈)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

苏轼 苏轼〔宋代〕

十月九日,孟亨之置酒秋香亭。有双拒霜,独向君猷而开,坐客喜笑,以为非使君莫可当此花,故作是篇。

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
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黄几复

黄庭坚 黄庭坚〔宋代〕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想见 一作:想得;溪藤 一作:藤烟)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