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燕
 佚名〔未知〕
佚名〔未知〕
  吾弟爱鸟,日思得一雏。今春,有燕自南来,竟日衔泥,筑室于檐下,劳甚。未几,啾啾之声可闻,盖雏已出壳矣。一日,有雏坠于堂下,弟拾之,不胜喜,内于笼而饲之。母闻之,曰:“是乃益鸟,食虫害,且南飞越冬,尔安得久饲之?”趣弟遽释之。弟恋恋不舍,然视雏意甚哀,遂出笼释之。雏飞于巢,与其家人熙熙而乐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弟弟喜爱鸟,每天都想得到一只小鸟。今年春天,有燕子从南方飞来,整天衔着泥,在屋檐下筑巢,非常辛劳。没过多久,听到啾啾的声音,原来小燕子已经破壳而出了。一天,有一只小燕子掉在堂屋下面,弟弟把它捡起来,非常高兴,把它放到笼子里饲养起来。母亲听说了,说:“这是益鸟,吃害虫,而且会飞到南方去过冬,你怎么能长久地饲养它呢?”母亲催促弟弟马上把小燕子放了。弟弟恋恋不舍,然而看到幼鸟的样子十分哀伤,于是就把它从笼子里放出来。幼鸟飞回了鸟巢,和它的家人们和睦欢乐地生活在了一起。
注释
雏:幼禽,小鸟,幼鸟。
日:每天。
啾啾:象声词,在此形
 
 
简析
 
 
  本文讲述了弟弟喜爱鸟,捡到掉落的小燕子后养在笼子里,母亲告知这是益鸟且会南飞越冬,不能长久饲养,弟弟虽不舍但还是将小燕子放归,最后小燕子飞回鸟巢与家人快乐生活的故事。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不识自家
 佚名〔未知〕
佚名〔未知〕
  曩有愚者,常于户外县履为志。一日出门,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妻见而怪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毋履,非吾室。”妻曰:“汝何以不识吾?”愚者审视之,乃悟。
 
 
 
君子必慎其所处
《孔子家语》〔未知〕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韩琦大度
 佚名〔未知〕
佚名〔未知〕
  韩魏公在大名日,有人献玉盏二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乃开醇召漕使显官,特设一卓,覆以绣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量宽大重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