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访同年李夷伯子真于河上子真以诗谢次韵
黄庭坚〔宋代〕
十年不见犹如此,未觉斯人叹滞留。
白璧明珠多按剑,浊泾清渭要同流。
日晴花色自深浅,风软鸟声相应酬。
谈笑一樽非俗物,对公无地可言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十年不见你还是这样,未曾感到你因没升官而长吁短叹。
你的美行高才像白璧、明珠一样莹洁,容易引起一些人的嫉恨,难免使人按剑而视,您看,浑浊的泾水和澄清的渭水不是合流了?
晴天百花争艳,花色各见深浅,而和风拂煦,群鸟鸣啭,此伏彼起,确也似我唱你和,赛比歌喉。
杯酒谈笑我们都非庸俗之物,对着你尽情而乐,哪有说愁道恨之处呢!
注释
闰月: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卷三诗题下引黄庭坚自注:“是岁闰正月。”
李夷伯:字子真,与黄庭坚同年举进士。
河上:此时作者在北京国子监任职,南临黄河,故日河上。
斯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丰元年(1078年)闰正月。治平四年(1067年)作者与李子真同榜中进士。十一年来,李子真仕途坎坷,沉沦下僚,故人重逢,感慨良多。作者此时任国子教授,访问了李子真。李作诗感谢,此诗即依李诗原韵作答。
参考资料:完善
1、
朱安群等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黄庭坚诗文选译 修订版.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05:37页
赏析
这是一首访友诗。诗文首联的散文句式,既有叙述二人交谊的作用,又真切地传达了作者睽违十年再见朋友的感慨。中间两联,一说理,写景,而景理交织,不仅以劝慰来表达作者对朋友的关心,更以“自深浅”之“自”,在主张和光同尘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内心仍然坚持的拒绝世俗、高洁自守的生活态度。尾联对首联的回应,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则使诗篇有一个完整的叙述结构,就像作者向朋友谈心,虽然谈到的是很深刻的生活哲理,读来却很亲切。
首联直言对老友的印象,黄庭坚和子真于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同登第三甲进士第,至今已整整十年,故称“十年不见”。“犹如此”这三个字语词平平而含蕴丰富,既是与友人
简析
《闰月访同年李夷伯子真于河上子真以诗谢次韵》是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为访友诗,首联的散文句式,既有叙述二人交谊的作用,又真切地传达了诗人睽违十年再见朋友的感慨;中间两联,一说理,写景,而景理交织,不仅以劝慰来表达对朋友的关心,更以“自深浅”之“自”,在主张和光同尘的同时表达诗人内心仍然坚持的拒绝世俗、高洁自守的生活态度;尾联对首联的回应,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则使诗篇有一个完整的叙述结构,就像诗人向朋友谈心,虽然谈到的是很深刻的生活哲理,读来却很亲切。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2547篇诗文 ► 560条名句
南歌子·香墨弯弯画
秦观〔宋代〕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谒金门·春半
朱淑真〔宋代〕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