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聪慧
《三国志》〔魏晋〕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曹植十几岁的时候,能诵读《诗经》、《论语》及辞赋十几万字,善于写文章。曹操曾看到他的文章,对曹植说:“你请人代笔写的吧?”曹植跪拜回答说:“话说出来是言论,落笔写下来成文章了,您只要当面考我,我怎么会请人代写呢?”当时邺地铜雀台新建成,曹操带领所有的儿子登上铜雀台,让他们各自做一篇赋文。曹植提笔立刻就完成,文章值得一看。曹操非常惊异于曹植这样的才能。
注释
《诗》《论》:指《诗经》和《论语》。
赋:古代的一种文体。
善:擅长。
属文:写文章。
太祖:指曹操。
尝:曾经。
为:作。
简析
此文展现了曹植少年时期的卓越才华与机智应对。他十多岁便能诵读大量经典与辞赋,显示出非凡的文学天赋。曹操对其文章的质疑,曹植则以自信的言辞和即时的创作能力回应,证明自己的真才实学。特别是在铜雀台建成时的即兴赋文,更是让曹操对其才华深感惊异。这则典故不仅体现了曹植的文学造诣,也展现出他在面对质疑时的从容与智慧。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陶渊明〔魏晋〕
蕤宾五月中,清朝起南颸。
不驶亦不迟,飘飘吹我衣。
重云蔽白日,闲雨纷微微。
流目视西园,烨烨荣紫葵。
于今甚可爱,奈何当复衰!
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挥。
悠悠待秋稼,寥落将赊迟。
逸想不可淹,猖狂独长悲!
踏床啮鼻
《笑林》〔魏晋〕
甲与乙斗争,甲啮下乙鼻。官吏欲断之,甲称乙自啮落。吏曰:“夫人鼻高耳口低,岂能就啮之乎?”甲曰:“他踏床子就啮之。”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