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舟呈灵晖
徐玑〔宋代〕
泊舟风又起,系缆野桐林。
月在楚天碧,春来湘水深。
官贫思近阙,地远动愁心。
所喜同舟者,清羸亦好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才停了船,风又吹起,把缆绳系在了野桐林的一棵大树上。
皓月当空,南方的天空越发清亮;春天来临,湘江的水更加浩荡。
我官小位卑,正盼着得到朝廷重用,却又客地遥远,怎不痛入愁肠?
值得庆幸欢喜的同舟的旅伴,虽然很是清瘦,却也雅爱文章。
注释
灵晖:诗人徐照的字,永嘉四灵之一。
楚天:古时长江中下游一带属楚国,借指南方的天空。
阙:宫门前两边供了望的楼,泛指帝王住所。
近:靠近。此句言自己官小位卑,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清羸:清瘦。
创作背景
这是徐玑写的一首赠人诗,当写于其某次赴官泊舟途中,某一个春天的晚上,诗人在湘水泊舟过夜,乘兴赋诗写给“永嘉四灵”之一的徐照。
参考资料:完善
1、
乐云,黄鸣主编,中华诗文鉴赏典丛 唐宋诗鉴赏辞典,崇文书局,2015.12,第694页
2、
缪钺撰,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06,第1207页
赏析
此诗能以清新疏淡的笔墨,抒写旅途之景,心中之情,且写得景秀情真,成为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
首联点题。泊,这里兼含停船、夜宿之意。一路行船,一路刮风,待靠岸停船之时,又起了风,船家便将缆绳系于野桐林的一株大树上。颔联绘景兼点泊舟时地。楚天用以指称南方的天空。诗人先翘首仰望天宇,皓月当空,天色一片瓦蓝。继又低头俯察船下,时当春令,兼之风起,湘水猛涨,深不可测。从诗人一俯一仰之间,可以明白:那是一个春季的月明之夜,诗人所乘之舟停泊在湖南湘水之上。这一联,巧点泊舟时地而又不露痕迹,对偶工整而无雕琢之嫌,并且写景秀美,色彩鲜明。
异乡美景,动人遐思,欣赏之余,诗
简析
《泊舟呈灵晖》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写泊舟风起,透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颔联写景,仰望楚天开阔,蓝天如碧,皓月当空;颈联抒情,薄宦清贫,任远地偏,徒然思念京城的繁华,生起无限愁绪;尾联承颈联而转,虽有惆怅之意,幸好同船旅伴清瘦儒雅,爱好作诗,趣味相投,故得以打发这旅途的寂寥。全诗写得清新疏淡,景真情切,具有隽永的诗味。
徐玑
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 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 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 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194篇诗文 ► 16条名句
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宋代〕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少年游·重阳过后
晏殊〔宋代〕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
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
端午三首
赵蕃〔宋代〕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