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江边的梅花姿态潇洒,在竹林梢头的疏朗之处,横斜伸出两三枝。掌管春天的东君也不曾怜惜它,任它在风雪中被欺压、摧折。那无情的燕子,畏惧早春的寒意,轻易就错过了梅花绽放的花期。唯有每年的边塞大雁,南归时曾见过它盛开时的模样。
清澈的小溪像白色绸缎般流淌,试问那豪门庭院的繁华,又怎能比得上这茅舍疏篱边的野梅风骨?令人伤感的是,自从以梅为妻的故人离去后,再无人为它写下清新的诗章。淡淡的云彩、朦胧的月色下,这孤高的梅香要向谁诉说心意?它独自挺立在风中,清香丝毫未减,那份高尚的气节,本就不需依靠他人的知晓与赞美。
注释
汉宫春:张先此调咏梅,有“透新春消
这首《汉宫春》词的著作权,历来存有争议。一说为晁冲之作,一说是李邴作。《梅苑》、《乐府雅词》、《花庵词选》及《全寿备祖》等,都将它归于李邴的名下,后代有不少人沿袭这个说法。《直斋书录解题》、《苕溪渔隐丛话》等著作,则认为它是晁冲之的作品。该词的小标题也有异议,有些书籍标记为“梅”,有些书标记为“咏梅”,有些书则没有小标题。
参考资料:完善
词虽长调,其寄意却单纯,只就梅之品性孤高与环境冷落两方面反复写来,其情自深。
首句 “潇洒” 二字描绘梅花的清高品格,概括了全篇主旨。“江梅” 可见是生长在野外的梅花,又以修竹作为陪衬来刻画。竹子本有虚心、劲节的品性,向来与梅花并称岁寒之友。“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极力写出梅花孤洁瘦淡的姿态。梅花的芳洁固然值得欣赏,但其孤瘦模样却仿佛需要扶持,接下来两句顺势描写梅花未得春神眷顾的境遇,更显有力:“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风欺。” 梅花在严寒中绽放,花蕊带着寒香,不仅与蜂蝶无缘,连候鸟燕子似乎也惧怕春寒、轻易错过了花期。因为燕子在仲春社日才归来,那时梅花的花期早已过去,故而
《汉宫春·潇洒江梅》是一首咏梅词,寄托官场失意之感和故人之思。上阕写梅的姿态、处境;下阕写玉堂不似茅舍疏篱缘因有梅花欣赏,结尾赞梅洁身自好。全词表达了对民间的关切、顺其自然的心情及人生价值取向;词人极力颂赞梅的绰约风姿与高洁品格,又悲叹其处境凄凉,无人赏爱,于摹物写景中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之慨。全词风格疏淡隽永,句格舒缓纡徐。在写作上化用林逋等前人诗不着痕迹,如盐人水中,品尝自知;摹形写神,神形兼备,深得咏物诗之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