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蛇
《聊斋志异》〔清代〕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个姓张的人偶然在溪谷间赶路,听到了山崖上传来一种非常凄厉的声音。他找到路登上山崖探察,只见一条粗如碗口的大蛇在树丛中扑腾,尾巴抽打在柳树上,柳枝立即折断。那大蛇折腾来折腾去的样子,好像受到什么东西的辖制,但仔细观察却毫无所见,因此心生疑虑。他慢慢地走近大蛇,却见一只螳螂叮在大蛇的头顶上,在用尖利的前臂猛抓大蛇的脑袋,大蛇怎么折腾也甩不开它。过了许久,大蛇最终死去。一看大蛇的额头,皮肉已经破裂。
注释
张姓者:姓张的人。
厉:凄厉。
觇(chān):看。
制:控制。
临:面对。
则:原来是。
小桥旅夜
吴敬梓〔清代〕
客路今宵始,茅檐梦不成。
蟾光云外落,萤火水边明。
早岁艰危集,穷途涕泪横。
苍茫去乡国,无事不伤情。
三垂冈
严遂成〔清代〕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