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蛇
《聊斋志异》〔清代〕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个姓张的人偶然在溪谷间赶路,听到了山崖上传来一种非常凄厉的声音。他找到路登上山崖探察,只见一条粗如碗口的大蛇在树丛中扑腾,尾巴抽打在柳树上,柳枝立即折断。那大蛇折腾来折腾去的样子,好像受到什么东西的辖制,但仔细观察却毫无所见,因此心生疑虑。他慢慢地走近大蛇,却见一只螳螂叮在大蛇的头顶上,在用尖利的前臂猛抓大蛇的脑袋,大蛇怎么折腾也甩不开它。过了许久,大蛇最终死去。一看大蛇的额头,皮肉已经破裂。
注释
张姓者:姓张的人。
厉:凄厉。
觇(chān):看。
制:控制。
临:面对。
则:原来是。
起早
袁枚〔清代〕
起早残灯在,门关落日迟。
雨来蝉小歇,风到柳先知。
借病常辞客,知非又改诗。
蜻蜓无赖甚,飞满藕花枝。
临江仙·夜泊瓜洲
吴锡麒〔清代〕
月黑星移灯屡闪,依稀打过初更。清游如此太多情。豆花凉帖地,知雨咽虫声。
渐逼疏蓬风淅淅,几家茅屋都扃。茨茹荷叶认零星。不知潮欲落,渔梦悄然生。
金缕曲·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
纳兰性德〔清代〕
谁复留君住。叹人生、几翻离合,便成迟暮。最忆西窗同剪烛,却话家山夜雨。不道只、暂时相聚。衮衮长江萧萧木,送遥天、白雁哀鸣去。黄叶下,秋如许。
曰归因甚添愁绪。料强似、冷烟寒月,栖迟梵宇。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鬓飘萧未遇。有解忆、长安儿女。裘敝入门空太息,信古来、才命真相负。身世恨,共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