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蛇
《聊斋志异》〔清代〕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个姓张的人偶然在溪谷间赶路,听到了山崖上传来一种非常凄厉的声音。他找到路登上山崖探察,只见一条粗如碗口的大蛇在树丛中扑腾,尾巴抽打在柳树上,柳枝立即折断。那大蛇折腾来折腾去的样子,好像受到什么东西的辖制,但仔细观察却毫无所见,因此心生疑虑。他慢慢地走近大蛇,却见一只螳螂叮在大蛇的头顶上,在用尖利的前臂猛抓大蛇的脑袋,大蛇怎么折腾也甩不开它。过了许久,大蛇最终死去。一看大蛇的额头,皮肉已经破裂。
注释
张姓者:姓张的人。
厉:凄厉。
觇(chān):看。
制:控制。
临:面对。
则:原来是。
南乡子·咏瑞香
顾太清〔清代〕
花气霭芳芬,翠幕重帘不染尘。梦里真香通鼻观,氤氲。不是婷婷倩女魂。
细蕊缀纷纷,淡粉轻脂最可人。懒与凡葩争艳冶,清新。赢得嘉名自冠群。
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
陈维崧〔清代〕
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桕初红、偏向坏墙边,离披打。
今古事,堪悲诧;身世恨,从牵惹。倘君而仍在,定怜余也。我讵不如毛薛辈,君宁甘与原尝亚。叹侯嬴、老泪苦无多,如铅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