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毛泽东〔近现代〕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艨艟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宫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白云亮了,南岳衡山积压的阴雨已消散,群峰间的天马山、凤凰山都沉浸在春天的树木里。少年雄心怀屈原贾谊的才华,山河的灵气曾钟情天湘楚大地。高歌一曲,我将为我的朋友送别,鲲鹏展翅击水从此就要开始。洞庭湖、湘江水,天连着天,水连着水,大型巨舰正要向东直接进发。

  不知怎的满天的愁云散出,却被万里东风吹得无影无踪。大丈夫岂能有区区小事萦怀于心,应该把偌大的宇宙看得如同小米。天下动荡哪里值得左顾右盼,纷繁人间大事需要我们来料理。首先抓好自身的身心修养,才使自己胸有成竹,头脑日日新,事事美。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而现今这些掌权者全是平庸之辈,碌碌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纵宇一郎是罗章龙先生早年的化名。当时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毛泽东”三字的繁体共有二十八画)发表征友启事,罗章龙第一个响应,在应征信上署名纵宇一郎。从此二人过从甚密。他和毛泽东是同学,又同是新民学学会成员。新民学会大部分学员面临着毕业后的去向问题。他们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因深感旧中国在科学方面的落后,故要求出国学习的愿望比较强烈。由于日本曾是辛亥革命的发源地,又是东、西方科学文化的桥梁,当时国内赴日本留学之风颇盛,在日本留学的学生不下万人。当时(即1918年春)新民学会大部分会员面临毕业后的去向问题,许多青年都倾向于出国继续学习,毛泽东与新民学会干事会也派罗章龙等人去日本。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这首诗以叙述友情为主,融叙事、写景、议论与抒情于一体,通过送别纵宇一郎饯别时的心境描写,表达了诗人学生时代就有探索人生、追求真理的伟大抱负;并把这些想法与愿望,直抒胸臆告诉友人,勉励他为国、为民而奋斗。全诗立意高远,用词、用典平实准确,其中充满依依惜别之情和浩然之气,大大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送别诗。

赏析

  这首诗融叙事、写景、议论与抒情于一体。诗人通过送别纵宇一郎饯别时的心境描写,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并把这些想法与愿望,直抒胸臆告诉友人,勉励他为国、为民、为实现时代赋予了我们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其中充满了依依惜别之情和浩然之气,大大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送别诗。

  这首七言古诗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共分五层:第一层,“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年少峥中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白云亮了,南岳衡山积压的阴雨已消散,天马山、凤凰山还留有春天的树木。开篇两句,为我们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也寓意祖国江山正在逢勃的春华里,让人们感到生机蓬勃。少年英雄,峥嵘奋发,心怀屈原,贾

展开阅读全文 ∨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田父遗产

《走进文言文》〔近现代〕

  昔有一田父,自幼孤寒,而立之年乃有家室。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躬养子女,赈穷济贫。年八旬而卧床不起,弥留之际呼儿孙于床前,曰:“吾行将就木,无有金银遗尔,唯有两物可为纪念。”遂指木椟,命长儿启之。众人但见一锄一布衣而已,皆愕然。田父曰:“锄者,冀尔等一生勤劳;布衣者,愿若终身俭朴。”言讫而亡。儿孙遂永志其志。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

徐珂、陆士谔〔近现代〕

  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京洛骚然。

  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环村居者皆猎户。中有鲁人冯三保者,精技击。女婉贞,年十九,姿容妙曼,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是年,谢庄办团,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筑石砦土堡于要隘,树帜曰“谢庄团练冯”。

  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旋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英将也,驰而前。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毋妄发,曰:“此劲敌也,度不中而轻发,徒糜弹药,无益吾事,慎之!”

  时敌军已近寨,枪声隆然,砦中人蜷伏不少动。既而敌行益迩,三保见敌势可乘,急挥帜,曰:“开火!”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于是众枪齐发,敌人纷堕如落叶。及敌枪再击,砦中人又鹜伏矣,盖借砦墙为蔽也。攻一时,敌退,三保亦自喜。婉贞独戚然曰:“小敌去,大敌来矣,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三保瞿然曰:“何以为计?”婉贞曰:“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吾村十里皆平原,而与之竞火器,其何能胜?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免乎?”三保曰:“悉吾村之众,精技击者不过百人,以区区百人,投身大敌,与之扑斗,何异以孤羊投群狼?小女子毋多谈。”婉贞微叹曰:“吾村亡无日矣。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众皆感奋。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未几,敌兵果舁炮至,盖五六百人也。挟刃奋起,率众袭之。敌出不意,大惊扰,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婉贞挥刀奋斫,所当无不披靡,敌乃纷退。婉贞大呼曰,“诸君!敌人远吾,欲以火器困吾也,急逐弗失!”于是众人竭力挠之,彼此错杂,纷纭拏斗,敌枪终不能发。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敌弃炮仓皇遁,谢庄遂安。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绝·贾谊

毛泽东〔近现代〕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