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纻舞歌诗 其三
邝露〔明代〕
春云薄霁林初晖,秋兰被砌华露璀。悲弦亮管月入帷,丝竹未御心先摧。
含情起舞属君思,杂沓应歌折且游。送盼流精凤将雏,中缓頩立写怨疑。
光风乍息偃复翍,离合清曙飘晨熹。朝云断续光淋漓,徘徊思鸟翔且徐。
忼慷转侧不能留,音度袂转良辰移。春花已尽秋兰萎,但愿歌舞无别离。
芳年昭质远如期,千秋万岁心相知。
邝露
(1604—1650)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诸生。历游广西、江苏、浙江间,在桂遍历诸土司辖地,悉知其山川风土。唐王立于福州,官中书舍人。永历中,以荐入翰林。清兵破广州,抱古琴绝食死。工诗善书,有《赤雅》、《峤雅》等。► 267篇诗文
虎之力
刘基〔明代〕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楚人有不识姜者
江盈科〔明代〕
楚人有生而不识姜者,曰:“此从树上结成。”或曰:“从土地生成。”其人固执己见,曰:“请与子以十人为质,以所乘驴为赌。”已而遍问十人,皆曰:“土里出也。”其人哑然失色,曰:“驴则付汝,姜还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