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九登高

《续齐谐记》‌〔南北朝〕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亟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汝南有个叫桓景的人,跟着费长房老师游学好多年。有天费老师突然跟他说:“九月九号你家里要遭灾,赶紧回去,让你家人都缝个红布袋子,装些茱萸草系在胳膊上,然后全家去爬山喝菊花酒,这样就能避过祸事了。”桓景照老师说的做了,带着全家老小去登山。等晚上回来一看,家里的鸡、狗、牛、羊全都莫名其妙暴毙了。费老师听后,说:“这就对了,这是用牲畜替你们挡了灾啊!”后来人们九月九登高喝酒、妇女戴茱萸香包的习俗,就是从桓景家这事开始的。

注释
汝南:古地名,今河南境内。
游学:远游异地,从师求学。
亟:急切。
绛囊:红色口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此文以志怪笔法记载重阳节习俗起源,通过桓景避灾传说揭示古代民俗形成的起源。文章叙事脉络清晰完整:预言—避灾—验证—释因—成俗,形成闭合的故事链,兼具神秘色彩与解释功能,反映出古人应对灾异的智慧;文中绛囊盛茱萸、登高饮菊酒等物象的选取亦凸显出节日特征,民俗气息浓郁。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子夜四时歌十六首·其四

萧衍 萧衍〔南北朝〕

花坞蝶双飞,柳堤鸟百舌。
不见佳人来,徒劳心断绝。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世说新语·陶侃留客

刘义庆 刘义庆〔南北朝〕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发,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傅都曹别

鲍照 鲍照〔南北朝〕

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
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
风雨好东西,一隔顿万里。
追忆栖宿时,声容满心耳。
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天起。
短翮不能翔,徘徊烟雾里。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