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登高
《续齐谐记》〔南北朝〕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亟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汝南有个叫桓景的人,跟着费长房老师游学好多年。有天费老师突然跟他说:“九月九号你家里要遭灾,赶紧回去,让你家人都缝个红布袋子,装些茱萸草系在胳膊上,然后全家去爬山喝菊花酒,这样就能避过祸事了。”桓景照老师说的做了,带着全家老小去登山。等晚上回来一看,家里的鸡、狗、牛、羊全都莫名其妙暴毙了。费老师听后,说:“这就对了,这是用牲畜替你们挡了灾啊!”后来人们九月九登高喝酒、妇女戴茱萸香包的习俗,就是从桓景家这事开始的。
注释
汝南:古地名,今河南境内。
游学:远游异地,从师求学。
亟:急切。
绛囊:红色口袋。
茱
简析
此文以志怪笔法记载重阳节习俗起源,通过桓景避灾传说揭示古代民俗形成的起源。文章叙事脉络清晰完整:预言—避灾—验证—释因—成俗,形成闭合的故事链,兼具神秘色彩与解释功能,反映出古人应对灾异的智慧;文中绛囊盛茱萸、登高饮菊酒等物象的选取亦凸显出节日特征,民俗气息浓郁。
夜夜曲
沈约〔南北朝〕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
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
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
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
孔融让梨
范晔〔南北朝〕
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休沐寄怀
沈约〔南北朝〕
虽云万重岭,所玩终一丘。
阶墀幸自足,安事远邀游?
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园禽与时变,兰根应节抽。
凭轩搴木末,垂堂对水周。
紫箨开绿筿,白鸟映青畴。
艾叶弥南浦,荷花绕北楼。
送日隐层阁,引月入轻帱。
爨熟寒蔬剪,宾来春蚁浮。
来往既云倦,光景为谁留?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