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日射人间五色芝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日射人间五色芝,鸳鸯宫瓦碧参差。西山晴雪入新诗。焦土已经三月火,残花犹发万年枝。他年江令独来时。

注释

五色芝:即灵芝。能益精气、强筋骨,久食延寿,旧以为兆端之草。
鸳鸯宫瓦:宫瓦俯仰相次,故以鸳鸯名之。
西山晴雪:作者自注,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
三月火:指蒙古军队的烧杀劫掠。《史记·项羽本纪》中载:项羽引兵屠咸阳,烧秦宫,火三月不灭。后世便以“三月火”为遭劫之典。
江令:指南朝人江总,官至尚书令,世称江令。不理政务,日与陈后主游宴后庭,颇有文名,陈亡入隋,此作者以江令自喻。

赏析

  金亡之后,词人重游故都,触景生情,咏词寄怀。

  上片追忆金朝往昔盛况。“日射云间”二句意谓昔日在阳光照耀下的皇宫生长着五色神芝,宫殿鸳鸯碧瓦,红墙参差,一片昌盛景象。“西山”句,回忆曾将“西山晴雪”写入新诗的旧事,借眼前之景写怀念旧君之情。

  下片转写现实。“焦土”二句,写蒙古军烧杀掠抢,社稷倾覆,故都化为焦土,而花枝树木不知人事之悲,依然年复一年自开自落,物是人非,愈感悲痛。最后以亡国入隋的江令自喻,自己已沦为异国臣民,在亡国后又独自重游故都,怎不令人感慨万千?

  全篇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写世事变迁,寓黍离之悲,是血泪和流的国难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词的上片追忆金朝往昔盛况,借眼前之景写怀念旧君之情;下片转写现实。写蒙古军烧杀掠抢,社稷倾覆,故都化为焦土,而花枝树木不知人事之悲,依然年复一年自开自落,物是人非,愈感悲痛。全篇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写世事变迁,寓黍离之悲,是血泪和流的国难实录,语极痛切,情极感人,具有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925篇诗文 ► 49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寿山居元夕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微茫灯火共荒村,黄叶漫山雪拥门。
三十九年何限事,只留孤影伴黄昏。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颍亭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颍上风烟天地回,颍亭孤赏亦悠哉。
春风碧水双鸥静,落日青山万马来。
胜概消沉几今昔?中年登览足悲哀。
远游拟续骚人赋,所惜忽忽无酒杯。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论诗三十首·十六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
鉴湖春好无人赋,岸夹桃花锦浪生。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