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科诏勉诸子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秋举无多日,天书已十行。
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
不见三公后,空长七尺强。
明年吏部选,梅福更仇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皇帝已经颁布了科举考试的诏书,距离秋试已经没有多少日子了。
要学习孔子“韦编三绝”的刻苦读书的精神,上了考场才能下笔就写出好文章。
不要像那些纨绔子弟,不学无术,白白地长了七尺多高的身躯。
等明年你们参加吏部的考试,一定会比梅福和仇览更优秀。

注释
闻:听说。
科诏:朝廷发布的关于科举考试的诏令。
勉:勉励。
诸子:儿子们。
秋举:即秋试。亦叫“秋试”或“秋闱”。科举制度规定,每三年的秋季,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考试,即乡试。因在秋季举行,所以称“秋试”由朝廷派出主正副考官主持,录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古代的科举制度,是国家选拔官吏的一种手段。皇帝颁发招考的诏令,作者知道这一消息以后,写下此诗,勉励他的儿子们。

简析

  《闻科诏勉诸子》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点明时节,说科举紧迫;颔联勉励儿子们要勤学苦读,方能才华横溢、下笔如有神;颈联警策孩子们不要像纨绔子弟一样,只痴长身体,不长学识;尾联表达诗人对儿子的殷切期许。全诗语言简明,是鼓励孩子们勤奋学习、备考科举而作;诗人希望儿子们积极应考,并不是要他们升官发财,而是要他们继承他未竞的事业,为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而继续奋斗。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30篇诗文 ► 1695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歌子·再用前韵

苏轼 苏轼〔宋代〕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求田问舍笑豪英。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贺铸 贺铸〔宋代〕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闲呼 一作:间呼)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從,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鶡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黄庭坚 黄庭坚〔宋代〕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