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梅

道源〔明代〕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寒冷冬季,万木凋零,失去了它们原有的色彩,然而南方的树枝上却独自绽放着花朵。
这些花朵的香气飘散在流水之旁,它们的影子则映照在乡村人家的屋檐下。

注释
野人:村野之人。

赏析

  这首《早梅》是明代高僧道源的杰作。尽管关于道源的历史记载寥寥无几,但他的这首咏梅诗却如梅花般,历经风霜,依然傲然绽放,流传至今。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开篇两句,诗人便以生动的笔触,将梅花那独一无二的气质描绘得淋漓尽致。在寒冷的冬季,万木凋零,一片萧瑟,而唯独那南枝上的梅花,不畏严寒,傲然绽放,让人赞叹不已。

  这两句诗用词简练,却意蕴深远。“万树”与“南枝”,“无色”与“有花”,对仗工整,相互映衬,突出了梅花那与众不同的“独”字。这“独”字,不仅描绘了梅花在寒冷中的孤独,更彰显了它不畏严寒、坚韧不拔的傲岸品格,表达了诗人对早梅深深的喜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早梅》是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说在冬季,大部分树木都失去繁盛与色彩,显得苍白无力,给人一种孤寂和冷清的感觉。然而“南枝独有花”则打破这种单调和沉寂;后两句运用视觉和听觉感受,写出梅花的香与美。这首诗语言简练,纯用白描,赞美了梅花香气馥郁、不畏严寒、傲立枝头的特点。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父子性刚

冯梦龙 冯梦龙〔明代〕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饭,待我与他对立在此!”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许衡不食梨

《元史》〔明代〕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父通,避地河南,以泰和九年九月生衡于新郑县。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听蕉记

沈周 沈周〔明代〕

  夫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然蕉何尝有声,声假雨也。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为之声。蕉雨固相能也。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摩而成声,声与耳又能相入也。迨若匝匝㴙㴙,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如珠倾,如马骧,得而象之,又属听者之妙也。长洲胡日之种蕉于庭,以伺雨,号“听蕉”,于是乎有所得于动静之机者欤?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