黼扆勤三事,台符肃六联。明廷求柱石,间气应奎躔。
迹旧伊耕野,名高岳降贤。老臣新宠渥,圣主晚恩偏。
特起东山枕,爰窥北极璿。文章增气色,寰海尽陶甄。
履曳星辰上,衡持日月边。回春在一笔,造命总三铨。
巨室瑰林辏,高旻朗鉴悬。乾坤八座正,桃李四时妍。
彗业金轮转,圆明玉版禅。已登菩萨位,且现宰官缘。
福介悬弧日,期逢执象年。尊开既醉宴,花满艳阳天。
兰戺翔和霭,槐衢覆瑞烟。冈陵欢祝愿,冠盖盛鸣翩。
白鹿瑶华丽,青牛紫气旋。麟祥应麇至,鸿羽正飞骞。
撮上难增岱,洪流讵纳涓。好由工瑟后,恩在扫门先。
岂有千金骨,谁云百练铅。惭摛鸡树草,空簇凤池仙。
已滥青黄饰,宁忘顶踵捐。且将三祝语,聊续九如篇。
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盖村夫俗子,其学问皆预先备办。如瀛洲十八学士,云台二十八将之类,稍差其姓名,辄掩口笑之。彼盖不知十八学士、二十八将,虽失记其姓名,实无害于学问文理,而反谓错落一人,则可耻孰甚。故道听途说,只办口头数十个名氏,便为博学才子矣。
余因想吾八越,惟馀姚风俗,后生小子,无不读书,及至二十无成,然后习为手艺。故凡百工贱业,其《性理》《纲鉴》,皆全部烂熟,偶问及一事,则人名、官爵、年号、地方枚举之,未尝少错。学问之富,真是两脚书厨,而其无益于文理考校,与彼目不识丁之人无以异也。或曰:“信如此言,则古人姓名总不必记忆矣。”余曰:“不然,姓名有不关于文理,不记不妨,如八元、八恺,厨、俊、顾、及之类是也。有关于文理者,不可不记,如四岳、三老、臧榖、徐夫人之类是也。”
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余所记载,皆眼前极肤浅之事,吾辈聊且记取,但勿使僧人伸脚则亦已矣。故即命其名曰《夜航船》。
古剑陶庵老人张岱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