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暴君钱王早已埋入荒郊,残虐的鬼魂却仍然未消。
忠诚的伍子胥惨遭杀害,尸骨随波飘流总难寻找。
杭州平林漠漠日丽风飘,那雄鹰却不能翱翔云霄。
梅花散发著幽香的小山,都被高山大岭层层遮掉。
岳坟显得多么冷落萧条,林逋的孤山也凄凉寂寥。
还不如快投入社会激流,大风大浪中为革命吟啸!
注释
郁达夫:小说家。他因发起组织“中国自由大同盟”,参加“左联”,主编左翼刊物而为国民政府当局所忌恨。当时国民政府特务在上海到处杀人、捕人、迫害进步人士,郁达夫感到难以安身,想搬到杭州去住。
钱王:即钱镠(852-
参考资料:完善
首联入题,点明杭州的黑暗政治现状。残酷压迫人民的钱大王,虽然死去千年,但他的幽灵还在杭州游荡;而效忠吴国的伍子胥,却落得葬身鱼腹,尸骨不可寻的悲惨结局。这两句诗寄托史事,影射现实, “仍如在”是点睛之笔,强调指出国民政府在杭州的暴虐统治。含蓄而尖锐地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在当今的“钱王”治下当顺民,还是步伍子胥后尘。这是从政治上暗示郁达夫,不要对浙江的国民政府当局抱任何幻想。
颔联从杭州的风光景色来说。“平楚日和”和“小山香满”,借对杭州幽美风景的描写,象征一种安乐、闲适的生活境界。 “憎”于“平楚日和”的“健翮”,“蔽”于“小山香满”的“高岑”,意思是说,翱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运用借古喻今手法写钱王之流的统治下,坏人当道,好人难活,敢于直言的人被害后投入钱塘江;颔联运用隐喻手法指出迁居杭州的危害;颈联仍用隐喻手法说抗金名将死后遭到了冷落,一代逸士林逋生前洁身自好,梅为妻、鹤为子,不肯同流合污,死后名声清寂凄凉;尾联则是直言相告,不如全家迁往他处到那旷达自由的地方去,足以发挥郁达夫长于行吟做诗的才华,表达了劝阻之意。全诗寓意深沉,情文并茂,感人至深,表达了对郁达夫真诚的建议与希冀。